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有2部分:一是简要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二是着重讲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学到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学习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打下基础。同时这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进化的实质(B:识记)。2.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的核心是投资银行业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通过催生了现代投资银行业 ,而随着业务的不断创新和竞争的加剧 ,对该法案的突破以及最终导致它的废止 ,使得原本清晰的概念变得界限模糊了。如何定义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其理论根源在哪里 ,这是摆在现实性极强的投资银行业面前一个必须阐明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经济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对象、性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绩效、费用以及情报系统和档案管理几方面的思考,为建立一套经济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完整体系作一点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俞海 《科教文汇》2012,(26):185-186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而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职业院校也将面对学生复杂多样的问题行为。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管理实践,分析职业院校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矫正策略,从而能有效地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俞海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2):192-194
网络延时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网络延时的测试实验与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性能有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解。但网络性能实验涉及到的硬件平台与定量分析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利用NMAP时间模板命令设计了FTP文件下载延时实验。通过网络分析软件Wireshark捕获相关数据包,分析网络延时,简化了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MAP扫描的FTP文件下载速率降低,网络延时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俞海 《传媒观察》2005,(6):50-51
在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受众对于提升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产生强烈的要求。所谓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即是指电视新闻节目从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品质。对于今天的受众来说,他们时刻被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所包围,他们缺少的不是一般信息,而是高品位、高质量的信息。就电视新闻而言,提升文化品位的要求,几乎涵盖了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8.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海  任勇 《资源科学》2007,29(2):28-33
本文针对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生态补偿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谁来补偿和向谁补偿、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等。笔者认为,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或权利的初始分配不同,造成了流域上下游事实上发展权利的不平等,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这种权利的失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正外部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游沿线享受生态服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是提供补偿的主体,而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地方政府、企业法人与社区居民等是接受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在当前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界定尚不完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应强化中央政府对生态补偿的干预力度;在产权界定比较明确,市场经济程度较高的情况,可逐步侧重于利益主体间自愿协商的解决途径。在具体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要关注为地方创造发展的机会、空间和政策;生态补偿方式应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生态补偿的监管、评估和激励机制以及合理的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壤质量演变的两大因素,而人们的农业生产行为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日益加深。中国人口众多,土壤资源有限,其80年代初以来的农地土壤肥力变化备受世人关注。同时中国农村的经济、制度、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利用80年代初和2000年的土壤肥力数据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试图揭示自农村改革以来可能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壤肥力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耕地资源禀赋则相反。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壤肥力变化之间没有表现出某种明显的相关关系。20年来中国农地的复种指数变化没有破坏土壤肥力,反而因复种指数微略下降而改善土壤肥力。同时近年来秸秆还田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俞海 《新闻通讯》2013,(6):62-63
在北京举行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对经济文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提出殷切希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会刚一结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立即启动《转型升级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和探索“中国梦”在江苏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