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2.
基于珠三角制造业27个行业数据对城市经济联系和城市竞合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这个城市是否属于非中心城市或中心城市,只要彼此经济联系越强,那么制造业竞合异构性越大,越倾向于合作;只要经济联系越弱,那么制造业竞合同构性越大,越倾向于竞争;反之,不完全成立。同时,城市竞合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短期内几乎不随时间变化从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因此,为促进制造业发展,我国政府必须持续不断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以促使城市间紧密合作,这也是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采用制造业27个门类数据进行竞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莞与广州、深圳主要表现为强互补合作关系与强竞争关系互为转换,与佛山、中山、惠州、珠海、江门、肇庆有等6个城市则主要表现为稳定型的关系,且竞合关系演进的两极分化态势较为明显。因此,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东莞应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加强东莞与珠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合作,实现东莞经济持续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周经  刘厚俊 《软科学》2011,(10):51-55
基于美国劳动力就业市场视角探讨外包、就业和贸易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将外包现象纳入标准的H-0模型,分析了国际外包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计量的方法实证验证了中美外包规模与美国就业市场的关系。结论是:基于H-O理论的外包模型考虑的是外包对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把附加值低的工序和服务外包给中国会对美国国内一部分低技术劳动力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对国内的就业是有利的。同时实证结果也证实了外包并不是导致美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未来承接国际外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教育国际化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公认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教育国际化的形成有三次高潮:19世纪,伴随第一、二次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科学技术向全世界的传播,以英德为主的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面趋同的第一次高潮,从那时开始,大学教育日益与生产实践相结合;20世纪后半叶,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经济国际化,各国教育普遍性日益增加,教学思想、教  相似文献   
6.
周经  刘厚俊 《软科学》2011,25(6):16-20,31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音乐、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七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普遍增强的现实,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其主要国际背景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主题的变换、科技进步的支撑、教育的产业化与国际组织的协调。我国教育的发展面临着相同的国际背景,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不可避免。因此,必须从树立国际化观念、加快教育改革、选择合适途径等角度着手,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整分析,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为视角,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首先对FRD和CDP两组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验证跨国公司R&D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次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最后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DI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D IM的分析方法,从科技成果转化决策者、信息因素、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低效率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借用DIM的分析方法,从科技成果转化决策者、信息因素、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低效率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