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化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概念原理多且较为抽象,将科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授课模式。迁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手段,学习的实质就是各种知识技能的迁移,对于教师来说利用迁移规律和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将迁移理论应用于化学建模中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等得到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迁移理论从学生对模型的理解、消除思维定势、运用类比迁移、化学史情境再现、激活学生的旧知、提高学生参与度等六个方面对高中化学建模教学的实施进行阐述,为建模教学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芳芹  邓芬  陈军  刘存芳 《内江科技》2011,32(11):36+50-36,50
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利用苯酚一硫酸法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厚朴皮中多糖的含量,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厚朴皮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490mm波长下.标准含量在13—78μg/mL时,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厚朴皮中多糖含量为12。022mg/g,朴皮中多糖的提取工艺为温度90℃,pHi8,料液比35:1,浸提时间为2h时为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3.
茶树中茶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温度、酸碱盐介质及微波提取对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实验表明,用氯仿、乙酸乙酯将茶叶、茶树枝梢、茶树根粉末进行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2%的碳酸钠溶液在微波提取器中浸提3次,可将茶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其中茶树根多糖提取率高达7.25%,茶树枝梢可达6.34%,粗老叶子可达6.07%。  相似文献   
4.
确定对映异构体R和S构型的方法可简单地表述为“小左右,反I向,小上下,正I向”,I取Ingold的第一个字母.此法适用于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的手性分子,特别对判断含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芳香植物藿香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存芳 《内江科技》2010,31(2):29-29
藿香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丰富多样,本文对芳香植物藿香的生物学特征、藿香中的活性成分、藿香在药用和食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有机实验课综合成绩的评定可采用量化的办法,该办法引入实验教学环节中能注重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可客观地给出学生实验课的综合成绩,可避免在实验成绩评定时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中药糙苏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糙苏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描述,阐述了糙苏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对糙苏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入探讨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将糙苏作为主要原料已经研制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内服药和保健品、头发防脱剂、保健药酒、免疫调节剂、雌性激素分泌调节剂以及防癌抗癌的保健品,用糙苏来预防和治疗感冒。人们开发利用糙苏这一野生资源,在山区广泛种植糙苏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及应对办法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下学困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学困生的具体状况和特点,帮助学困生转变思想观念,寻找一种适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途径,开发学困生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方向,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学生学习的向导,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情意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个纬度,在新课程标准下情意目标的实践有很大的空间,这里从情意目标的认识、设计调查、反思、达成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在教学中对情意目标的实践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目标的叙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新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走上了舞台,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关注,并进行应用与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