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尊重儿童是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儿童哲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权利、能力和地位,并据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对消除传统学校教育的痼疾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鲁学军  卜慧芬 《江苏高教》2021,(11):103-107
视角的选择意味着意义的凸显,选择以学生发展视角建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体系,意味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之一被凸显了出来,并对学生工作体系建构的理念、内容和路径提出了要求.建构理念上,用"以生为本""发展为要""协同为基"等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发展能力和学习体验.建构内容上,要建构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基础的师生关系样态、以彰显发展服务性为主线的事务关系网络、以增强能量自赋性为归旨的工作载体系统、以形成功能整合性为目标的内外工作联系.建构路径上,通过焦点建构,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通过整体建构,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闭环;通过动态建构,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3.
4.
教师评价的反思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斯塔弗尔比姆曾经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①教师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的观点)因此,只有当教师评价具有反思功能,引发了教师的反思行为时,教师评价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一、教师评价的反思功能之应然“反思也叫反省,它是认识主体对已发生过的认识反回去再认识的过程。”②反思是一种再认识,其对象指向“已发生过的认识”,其目的在于对旧认识的超越。教师反思正是以职业知识素养为基础,对已有的职业思想、行为、效果…  相似文献   
5.
“慎独”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是我国影响深远的传统道德思想,尽管当今所面临的道德境遇已有诸多不同,但"慎独"中所蕴含的主体精神、反思精神和自律精神,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仍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传统"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生活的隐匿性、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给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新课题,传统"慎独"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着情境的相似和目标的契合,其实现目标的理念和路径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内涵入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几则问卷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揭示了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态度、效果评价,对其如何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始终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起点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到评价的实施,都能体现“大学生化”的特质,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育质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