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占琦 《新闻知识》2023,(5):67-73+95
沉浸式文旅的风靡,使真人NPC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进入大众视野。从游客到玩家,从凝视到参与,从观赏到互动,沉浸式文旅体验中,真人NPC通过符号表征建构自我身份,既是文旅游戏的“摆渡人”,又是体验互动的“掌控者”,全知视角固化其角色地位和玩家认同。真人NPC通过符号包装重塑文旅场景,全感官包裹增强现实性的“真”,开放叙事再造合法性的“善”,深度互动营造戏剧性的“美”,全感官演绎场景维度。通过符号消费生产文旅价值,耦合游戏空间、文化空间和消费空间,黏合玩家对文旅场景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促进空间消费。真人NPC已作为沉浸式文旅景观存在,但“工具人”“舒适物”“消费品”的刻板印象,易使其在符号消费和过度营销中迷失自我,从而导致情感耗竭。  相似文献   
2.
占琦  苏静 《今传媒》2016,(10):131-13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加入传媒大军,媒介资源空前繁荣,媒介重心发生偏移,媒介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公器”探讨社会公共议题,而是更多的关注私人议题。媒介域的“私有化”,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缺失和“议程设置”功能势弱等问题,网络草根和网络红人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本文分析面对上述问题,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4.
占琦  苏静 《青年记者》2016,(36):75-76
当代信息传播日益专业化,大众媒体都在向小众化方向转型.在众多的专业化受众定位中,娱乐节目是深受追捧的“香饽饽”,农业节目则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服务“三农”、对接“三农”信息传播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2016年年底,我国多城市持续雾霾。在防治雾霾工作中,公开政务信息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新媒体时代,政府政务信息传播出现了新形态和新格局,今日头条"头条号"的推出,4G引爆的微视传播,都为政务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三微一端"的传播范式正在形成。本文以中国气象局在本次雾霾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为例,探析新媒体时代政务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以提升政府政务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乔露  占琦 《百科知识》2021,(36):5-6
构建陕西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中之重,文章以如何讲好陕西故事为核心,立足陕西现状,借民间文学之力,构建陕西故事的本土化审美和趣味策略.通过对民间文学在构建陕西故事中的应用研究,一方面对当下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创新路径;另一方面拓宽了陕西建立文化自信的渠道,为树立陕西文化大省的形象提供了具体措施,为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声音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罗海燕  占琦 《新闻世界》2011,(5):107-108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语境,在这个匿名的虚拟平台,人人都享有信息传播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正在考验着广大网民的理智与情感,叩问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媒体平台和媒介资源极速膨胀,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微视频等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平台,密集的网络自制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内容选择,传统电视节目迎来了新挑战。历史文化类节目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知对文化的敬重,新媒体冲击下,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突破传播壁垒,融合新媒体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值得研究。本文以陕西卫视《丝路上有你》栏目为例,探究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以期为同类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占琦 《声屏世界》2017,(6):26-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但农业栏目不好做,农业节目没人看,是对农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农业电视节目遭遇的最大难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形态均已发生变化,电视农业节目也应调整传播模式,融合新媒体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的传播特色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其它农业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洁  占琦 《东南传播》2018,(7):142-144
2018年6月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将在西安召开,"一带一路"和"大西安"战略背景下,传承西商精神、建构"西商品牌"对西安营造重商、亲商、富商的城市形象意义重大.大众传播媒介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在"西商品牌"的建构和传播中能起到有效作用.但自2017年"西商品牌"概念在首届世界西安大会上提出以来,媒介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受众对"西商品牌"普遍存在指向不明、概念模糊等问题.融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持续建构"西商品牌",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