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已知D、E、F依次为△ABC的边BC、CA、AB的中点,AD BE、CF相交于G点,且△ABC的面积为1,求△AGE的面积.  相似文献   
2.
韶关市的粮食作物仍以水稻为主,占82.5%,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甘蔗、油菜,烟草等,栽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9.48%,其他作物中以蔬菜为主,栽培面积达119006亩,韶关市经济林仍以水果生产为主,总栽培面积298454亩,年产量达105713吨,蚕桑,茶叶在经济林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另有毛林基地200多万苗,油菜林500万亩,白果林一万多亩,笋干1367吨,油菜籽2847吨,白果500吨。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数学《几何》第二册第五章“圆”以约三课时介绍“连接”知识。“连接”教材是点的轨迹作图的重要应用,是初等几何作图的难点。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如图一,在四面体SABC中,若SB=a,AC=bSB与AC间的距离为H,SB与AC所成的角为θ,则 V四面体体_(SABC)=(1/6)abHsinθ……①证明:利用补形法.取AC中点O,连BO并延长至D点,使OD=BO连SD,得四棱锥S—ABCD.过O  相似文献   
5.
叶添华 《中国教师》2014,(10):20-22
<正>结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结课具有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提炼升华和发人深省的作用。本文旨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结课方法进行初步的概括与探析。一、归纳总结式归纳总结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指导学生将一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总结的结课方法。一般而言,大致有三种方式。1.梳理归纳式梳理归纳式结课,即帮助学生理清一节课(或前  相似文献   
6.
所谓有效学习,即符合学习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其在学习的天地里展开精耕细作式的有效学习是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呢?自信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证明方法。学生学了“反证法”后,对什么具体问题使用“直接证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反证法,往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恰当使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应用反证法证明的常见七种类型的命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证明线段成比例 例1 在△ABC中,∠BAC=90°,AD⊥C,∠ABC的平分线交AD于F,交AC于E,求证:DF:FA=AE:EC.(初中《几何》第二册总复习题18题)。 思路:如图1,由本题结论特点,可寻找第三个比:分别在△ABD和△ABC中应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得DF/FA=BD/AB和AE/EC=AB/BC.如果BD/AB与AB/BC相等,问题即解决。由直角三角形比例中项定理可得AB~2=BD×BC,即BD/AB=AB/BC.  相似文献   
9.
许多几何命题的结论是一些线段的代数式,而代数式的某些性质,同样适合于由这些线段组成的代数式。经过分析,并利用代数式本身的一些性质,常常有助于发现辅助线的添作和证题思路。下面从几个类型举例说明。一、证明形如ab=cd+ef的线段代数式例1 在△ABC中,已知∠A=2∠B,求证:BC~2=AC~2+AC·AB。分析一要证的结论左边是单项式,右边是二项式。从代数的观点看,BC可分成两部分。如BC=x+y,然后有BC~2=BC(x+y)=  相似文献   
10.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第三册第124页中介绍了一种证法.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多种证法,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定理的理解,而且将收到以点带面复习的效果,现将积累的八种证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