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上课的教室原来在三楼,透窗而望,不远处有一片海,蓝蓝的,不见边际,天气晴好时,能看到朵朵的雪浪花,还隐隐听到哗哗哗的声音。今年,接手一个新班,教室从三楼换到一楼,窗外是一堵厚厚高高的院墙,墙顶上长着几棵稀疏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很有生机。只可惜,在这里看不到海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学校:校长是这所学校的灵魂。起着“定音”的作用。他把握方向.绘制学校的发展蓝图。制定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指标,组织开会、研讨等强化学校管理。中层干部筛选出自己部门的工作计划指标,分解细化成若干“事务”交给教师,并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量化考核办法进行检查、督促。  相似文献   
3.
日间,透窗而望,一体育老师正带领学生练习做操,学生的服装整齐统一,动作标准统一。偶有个别学生动作稍有出入,老师便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矫正。老师的做法无可厚非,学校对学生做操也同样严格。诸如此类的统  相似文献   
4.
吕爱军 《辅导员》2010,(14):1-1
有人说,教师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则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道德修养阐述得更为明白到位:"你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与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们都有着很大的意义。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些许变化,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能影响到孩子,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相似文献   
5.
吕爱军 《宁夏教育》2011,(7):156-156
“孩子离家出走”,其程度在学生众多问题中较为突出,且对社会及家庭的不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危害性及不确定性。作为父母,必须有效地防止他们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准备举行体育运动会。接到通知后,我首先组织选拔运动员,然后不断地激励他们加强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劲头也很足,课余时间都在抓紧训练。看到学生的表现,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赛前,我在班级里专门做了一番动员。"同学们,这一阶段,你们训练都很自觉,很刻苦,值得表扬。"我接着说,"老师希望你们在比赛的时候发扬拼搏精神,尽量不要出现无谓的失误。其实,老师不在乎比赛成绩,只要你们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可以了。"然后,我给他们讲了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改革以后,安静的课堂渐渐热闹起来。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他们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且及时地予以肯定:"你的回答很好""你的思维很活跃""你很善于思考""你的发言非常精彩""你的见解非常独特"……教室里充盈着快乐。可是,教师又通过"老师认为……""我的理解……",总结出所谓的正确、标准的答案。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时,出示了一幅月亮的画面,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月亮像什么?"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钩子,有的说像香蕉,等等。可教师并不这么想,于是,她对学生的答案给予了无情的"轰炸",终于有学生说出了预设的"像小船",教学得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吕爱军 《教师》2010,(19):107-108
一、让教师慢慢地行走 寓言:有一天,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尽的我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  相似文献   
9.
学校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在教室,或走廊,或办公室,或操场,教师声色俱厉,学生则低头垂手,这通常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或考试成绩不佳而正在被批评.有时候,教师也会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主动约谈.这时,教师特别喜欢用一个转折词——"但是",如"你平时表现不错,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今后还需要加倍努力."事实上,教师先褒后贬,比直接批评更让人难以接受.很多教师吝啬表扬,却热衷于批评,还养成了一种习惯,好像一旦离开了批评,学生就不能成长,教育就达不到目的.即使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教师也担心他会骄傲、不上进,也总要给他挑点毛病,敲敲边鼓.试想一下,哪有完美的学生呢?找个批评的理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家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总有少数家长迟到.面对这种情况,这家幼儿园想出了一个办法,家长每迟到一次要交上5美元.可结果却出人意料,自实行"5美元"办法后,迟到的家长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