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场报道具有其他报道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应多采用这一报道形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分析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相关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振膜单缝衍射原理设计,用自制的单缝衍射装置将次声波作用于振膜上产生的形变转换为变化的激光衍射条纹,经过CCD器件进行光信息采集接收后,由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获取即时参量,进而计算出次声波的频率和强度。实验数据表明,该装置能够实时检测次声波信号,系统输出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次声波频率和强度。装置原理清晰、设计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与现有的次声波测量仪器相比有较突出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于次声波检测的实验教学和监测实践。  相似文献   
3.
现场报道具有其他报道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应多采用这一报道形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分析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相关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丽菲 《中国科技信息》2005,(8):213-213,200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闻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随着新闻主体的位移,个性化播音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新风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水平的发展以及观众接受能力的互动,新闻播音的风格必将形成个性化建构。本文在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相关问题进行初步阐述,并对个性化播音的技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