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事实因果关系不明侵权中的比例责任,是以侵权行为造成特定损害的可能性比例作为因果关系成立的标准进而按比例分配责任。尽管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适用比例责任理念进行裁判的做法,但因欠缺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法律规范适用不统一、无法可依等现象较为普遍。比例责任体现对社会风险的合理分配,其核心价值与《民法典》内外体系契合,通过法律解释的途径将其引入我国私法体系具有可行性。具言之,若属于事实因果关系不明的数人污染环境致损侵权,则适用《民法典》第1231条;其它类型的数人侵权则适用《民法典》第1172条;其它事实因果关系不明的单独侵权案件,应当适用《民法典》第1165条。  相似文献   
2.
表见代理制度中第三人的信赖合理性标准应界定为以合理错误为已足,而在具体判断时,则采用在斟酌具体情事的基础上比较一般理性行为人的行为方式来确定,因而具有法律判断的属性,这就必须综合多种因素,其结论必然是弹性化处理,这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事实的法律判断本身具有适度的弹性,另一方面体现在信赖合理性与可归责性之间相互影响,因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调和。  相似文献   
3.
物权公信力原则是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且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其适用受到严格的限制,表见物权和真实物权的背离是公信力原则适用的基本逻辑前提,而能够主张公信力原则保护的,限于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物权的善意取得人,表见权利人则并不受其保护。此外,公信力原则只为善意者的利益而存在,不关涉其不利益,且与表见权利本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法的失效可以在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上存在,因此必须对此予以限缩才能形成相对确定的结论,法的失效的应然与实然层面正是这种限制后的结果.类型化便利于克服一般性、抽象性过高和孤立化、特殊化的两个极端,可以使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究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因此法的失效研究可采用这一进路.法的失效有行为的失效、和解的失效、调解的失效和制裁的失效四种基本类型,其间存在着二元递进选择关系,这一类型化架构可为法的失效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我国继承法所确立的法定继承制度,由于受到苏俄继承法的影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配偶的继承份额以及代位继承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私人财富增加的现实需要,同时适度与国际社会接轨,应当对继承顺序进行灵活性变通,扩张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除此之外,应当增加配偶的法定继承份额,同时规定代位继承中继承权固有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