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喜平 《河北教育》2008,(12):30-31
课改进行多年了,许多教师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新理念懂了不少,新方法学了不少,真到上课却手足无措,心里没根没底,反而更困惑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学”得太多了!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校长,“为了深化课程课改,为了学校发展,”把目光转向层出不穷的名师、名校,让老师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如学洋思,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与课程改革相伴而生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教研活动。其特征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域教师教育机构普遍遇到了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相继进入了沉寂期、困难期和彷徨期.传统的培训体系已被打破,与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为此,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2005年又推出了《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要求积极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教研、电教、电大等相关机构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把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建成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4.
读为所用     
<正>从小读书,长大教书,现在编书,将来著书,可以说一生与书结缘,读书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看到过许多名人、伟人谈读书的感悟和体会,或惬意而随性,或深邃而专注,令我激动而深思,让我追羡而神往。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活,别有一番看法和理解,概括起来不外两个字:实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关注点,读书的内容和方法也应当因时而异,适时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5.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已成为教育领域各级各类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是学校和教师关注、探索、研究的方向。但是,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纬度计算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高效地进行经纬度计算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Redis作为一个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提供了GEO算法的支持,该算法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从而高效地进行地理位置查询和计算。本文将对经纬度计算与Redis的GEO算法进行对比,探讨各自的优缺点,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备课要先行。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备课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备学生”。有些教师总是习惯做课堂的操控者,实时操纵着教学的进程,唯恐偏离了自己既定的某条主线,这样做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备课既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目前基于web的B/S应用越来越普及,企业或机构用户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系统提供实时信息,由于楼宇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作为物理元素的空间载体亟待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增加其智能化;本文通过Java工具、结合VRML和SVG等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大厦的导航.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有效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怎样教学有效、高效,怎样教学无效、低效,不仅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而且成为检验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尺度。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活动搞了多年,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不得要领,在低水平重复徘徊:活动搞得不少,但主要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或进行观摩、比赛,真正扎扎实实搞起来、切切实实帮助教师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却不多。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提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家都说好、都说应该搞,但又都对眼下开展的活动有意见,认为形式的东西多、实际的效果少,不过是图个热闹,增加教师负担。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就是研讨活动缺乏针对性,为教研而教研,让教研而教研,活动见不到实效,教师得不到实惠,结果是不搞不行,越搞越“没劲”。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增强研讨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