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黑板的故事     
黑板的诞生 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黑板的发展变迁和现在我们用的许多东西(特别是电子产品)相反,是由小型化、个人化到大型化、公共化。  相似文献   
2.
人们曾认为,光线投射到了人的视网膜上,我们就看见了东西.但科学家却发现,视网膜处理的信息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处理过程也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信息不是静态的图片,而是一部部连续播放的"电影".  相似文献   
3.
<正>在自己家里,通过传感器,与远在天边的医生交流病情。这本是我们从旧版本的初中英语课本中读到的科幻场景。有人戏言,这篇冠以"科幻"名头的课文最终被删去,也许是因为远程医疗已经确确实实近在眼前了。  相似文献   
4.
对于哭泣,人类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经常哭泣,还会看到别人脸上的泪水。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每月平均要哭5次,男性则每4周哭一次。婴儿  相似文献   
5.
肤色的秘密     
“只要遗传信息的一个编码发生变异,就可以让人由黑变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肤色科学家”基思&#183;程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祖先都是非洲的黑人,而后肤色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6.
肤色的秘密     
由黑变白,再变黑 只要遗传信息的一个编码发生变异,就可以让人由黑变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肤色科学家"基思·程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祖先都是非洲的黑人,而后肤色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7.
周林文 《知识窗》2011,(2):46-47
☆由黑变白,再变黑 “只要遗传信息的一个编码发生变异,就可以让人由黑变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肤色科学家”基恩·程说。  相似文献   
8.
哭泣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此,研究人员已有了些眉目,他们发现掌控人类哭泣的生理机制,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对于哭泣,人类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声大哭,向所有人宣告:“我来了!”我们的哭泣之所以特别,并不是因为哭喊声,而是因为充满感情的泪水。动物或许会呜咽、呻吟和嚎叫,但绝不会动情落泪,即便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猿类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泪管,但它的功能只是清洁眼部、浸润和呵护眼球。而对于人类来说,也许在远古的某个时期,在祖先的泪腺和掌管感觉与表达深层情感的大脑区域之间,进化出了神经元连接。  相似文献   
9.
悲伤的动物会哭,但不会因动情而落泪。在进化过程的某个时刻,泪管以某种形式与大脑的情感中枢建立了连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哭泣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对此,研究人员已有了些眉目,他们发现的掌控人类哭泣的生理机制,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