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家,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上承韩柳,发现并培养了“三苏”、王安石、曾巩等人,并和这些人一起,终于取得了这场文坛革新的胜利。但是,对欧阳修以往却颇多误解,其中之一是对其文学主张的误解。由于这些误解,多年来,欧阳修遭到了不应有的冷落。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五册的《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古文,对这篇文章抒发了什么感情一直说法不同.不少人认为这篇文章“以寄情山水来排遣内心的抑郁”,或者认为作者“是寓政治上的失意于山水,他要在山水之乐中忘记自己其它方面的不乐”.语文课本的编者看来也持这种见解.在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一)中写道:“课文围绕着‘醉翁亭’描写景物,所抒发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表现了作者在谪居生活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抑郁的心情.”《醉翁亭记》是不是排遣贬官之后失意心情的作品?封建官僚被贬之后抑郁不乐者的确比比皆是,欧阳修被贬后是不是也是这样?研究历史问题最好是摆事实.  相似文献   
3.
唐骥 《声屏世界》2010,(7):61-62
无论是电视品牌还是电视传媒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受众来支撑。如何实现这种支撑成为当下电视传媒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观众才是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建立与观众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保障有效的沟通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提升电视传媒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杂剧中有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似乎至今尚未引起应有注意,就是在以婚姻问题为内容的喜剧中他常以捉弄之法写人物,解决戏剧矛盾;而在描写和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斗争的正剧中,又常以愚弄之法写被压迫人们和恶势力的斗争,并在这当中表现出嘲弄之情。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对被压迫人民的爱,对恶势力的恨。这一艺术手法是关汉卿杂剧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之一,表现了他独具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5.
屹立在湖南岳阳巴丘山顶的岳阳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一向被称为长江三大名楼。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曾写下了多少纵情赞美这三大名楼的诗文。王勃的《滕王阁序》千载为人传诵,崔灏的《登黄鹤楼》连李白都要望而却步。而三座名楼中,古人于岳阳楼的吟咏似乎尤其多。如孟浩然,杜甫都留下了登岳阳楼的著名诗篇。而北宋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它是完全可以与上面这些著名诗文媲美而毫无愧色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  相似文献   
6.
老街     
唐骥 《南昌教育》2005,(B09):75-76
老街的路口是我每天来去的必经之地。在老街路口有一幢木质平房,窗口对着路口。恍惚中,我似乎总能看见一个身影立在那窗口,瘦小的身躯,于枯的面容,木然的眼神,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当前云南省矿产储量评审、矿证信息化建设落后,为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号召,加快储量评审及矿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及特点,基于云南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平台资源,开展了基于WebGIS的矿产储量大数据评审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使用地质大数据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平台发布的各类数据服务和分析服务进行开发,通过三维形态...  相似文献   
8.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济阻、王德全、刘秉臣三同志合著的《杜甫陇右诗注析》(以下简称《注析》),注析了杜甫公元759年辞去华州司功参军后居住在秦州、同谷期间的117首诗作。这部书既有学术性,又有普及性,是一部对学术、对读者都十分有益的书。  相似文献   
9.
唐·张(虫宾)《过萧关》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戍边莫相忘,非是霍家亲.注释:①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儒衣,书生的服装.这两句说,一旦来到塞上,穿着书生的服装就显得很不适宜,因为古代朔方是用兵的地方,人们多着戎装.  相似文献   
10.
提起宋代教育家,人们多推重南宋朱熹,应该说过去在教育史上不多提及的欧阳修也是宋代的重要教育家.欧阳修是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家,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同时在教育方面,也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他似乎教过学,但时间不太长,只在《与陈之方》这封信中“某,忧患早衰之人也,废学不讲久矣”这句话里能找到一点这方面的证据.但由于他进步的政治态度和在文坛上的地位,致使“士子不见弃,日有来吾门者”.同时,他还常用通信等方法指导别人学习.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列于欧阳修门下的佼佼者就达一二十人之多,苏氏兄弟、王安石、曾巩等,都是欧阳修的门生.因此,对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