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空气污染移动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自回归线性模型,得到机动车拥有量与空气污染指数的数量关系,明确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提出了空气污染移动源排放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夏艳清 《软科学》2011,25(5):77-79
通过建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区分了污染物排放-人均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更准确地描述了我国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的关系,为环境规制的制定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环境规制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多角度剖析,对环境政策和环境法规从法学角度进行了区分,然后分析了环境规制在产业变迁中的作用,指出环境规制对产业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变迁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知识,能够从情感教育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从认知领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基础提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知识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科学准确、以教学为主、生动有趣,并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数学史料的选择和渗透方式两个方面提出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贸易引起的污染转移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污染转移的两种主要途径和转移带来的环境效应,并分析了引起污染转移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夏艳清 《软科学》2011,(10):59-64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变化的机理是确定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细分为规模效应、人口效应、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和削减效应,运用LMDI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能耗和排污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效应虽然也增加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但是影响效果远低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主导性因素,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在不同年份的影响不确定,但是总体来看促进了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其中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行业结构效应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高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初等代数学、初等几何学的两个具体问题为例 ,将古代和现代解题思想方法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数学解题方法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指出了这种演变对教育的影响 ;探讨了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以及今后的教育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