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学课》网上沙龙栏目在4月份讨论的话题是科学教材如何体现知识的传授。看了郑军老师整理的讨论过程和内容,隐约感到大家对当前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有点担忧,认为当前的科学教材中科学知识的含量少了些。其实,现在的科学教材不但没有不重视知识的教学,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网上沙龙栏目在4月份讨论的话题是科学教材如何体现知识的传授。看了郑军老师整理的讨论过程和内容,隐约感到大家对当前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有点担忧,认为当前的科学教材中科学知识的含量少了些。其实,现在的科学教材不但没有不重视知识的教学,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比以前更重视知识的教学。下面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为例,谈谈我的理解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及分析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束时,出现了本单元的第三个教学时段,除了从物体本身出发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改变液体从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大小两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水槽里全是沉的,…  相似文献   
4.
身教言传一致 小学自然、常识课十分注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事物,周围常见的各种动物、植物,都被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也都会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小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课前教师们的有些做法却事与“愿”违,甚至有“损坏花草树木、伤害小动物”之嫌。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叶》、《植物的花》、《昆虫》等课时,教师在课前会摘来各种植物的叶、各  相似文献   
5.
《技术经济学》是许多本科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课程内容凌乱,缺乏理论深度,似乎应用性也不强。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受教对象的目标有清楚定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结构化安排所致。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依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并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 ,在情景交融中增长见识 ,在轻松愉快中培养能力。一、因材施教 ,激发情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教师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 ,并不失时机的去鼓励他们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扬长避短 ,就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 ,有的同学擅长写诗 ,教师可鼓励他们在板报上、校园文学园地中多写诗 ;有的同…  相似文献   
7.
<正>新修订的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上),于2014年9月和大家见面了.新版教科书除在知识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外,编写特色更加鲜明.其一,本册教科书的编排结构自然、和谐、合理,体现了螺旋式上升递进的编写原则.栏目设置更加新颖灵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趣,具有启迪性、探究性,不仅加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归纳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其它版本的教科书相比,更具人性化.其  相似文献   
8.
闻蓉美 《科学课》2008,(5):20-23
教学分析《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第一课,由"记录一天的食物"和"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初看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内容,我们往往会把第二项活动"给食物分类"作为重点活动来考虑设计教学。因为"记录一天的食物",无非就是为分类提供素材。但如果细细地分析和思考活动的意义、价值,特别是从学习主体(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就会发现,对食物进行分类认识,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价值不明,则目标无以确立,若此,怎致有效教学?教学价值,既是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需要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新课程高考不能不涉及的重要课题。因此,探问新课程历史学科各专题的教学价值,无论对有效教学,还是对有效备考,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南京师大历史系姚锦祥教授于此思考已久,并拟定了六大历史专题(后扩展为七大专题)特别梳理成文,希望能借此促使老师们对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高考备考有新的探索改进。本刊亦愿更多老师积极参与讨论,不断推进对历史专题教学价值的追问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big ideas in science”(科学大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在许多文献中也被译为“核心概念”、“核心观点”、“大观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