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通心理学"教学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多维的学习评价体系,并简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新教学大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3.
杨晶  黄殷  余俊宣  寇彧 《中国教师》2012,(20):42-47
<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友爱亲和,与人为善"等都揭示了亲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内容。就本质而言,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且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1]。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与其积极的社会性技能有关,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亲社会行为能使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地与人交往和融入社会。因此精心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自我意识高涨,既追求独立却又不够成熟,思维仍然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相似文献   
4.
<正>世间万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也警示我们,采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观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人是可以改变"的观念,[1]让学生以动态、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事件。正处于成长期的  相似文献   
5.
<正>同伴交往对于中小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通过与同伴共享秘密,能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与同伴探讨新思想或新问题,能够促使自身的思想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感受[1]。总之,通过同伴交往,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适应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中小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冲突也是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冲突解决技能的培养对于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适应以后的成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于2012年2月至6月在北京市芳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启动、维持、评价、培养过程。亲社会行为情境的模糊性、助人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相似性都能引发个体的社会比较,进而启动亲社会行为;社会比较后的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具有维持作用;亲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又强化了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因而从探讨个体的社会比较倾向,激发个体的社会比较动机,树立个体的社会比较对象,强化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可有效培养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儿童理解和运用情绪词汇的水平对其情绪理解与表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自编的用于描述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表(共59个情绪词汇),通过准实验研究测量5~6岁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结果发现,5~6岁幼儿能理解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33个,其中“高兴”12个、“悲伤”9个、“愤怒”7个、“恐惧”5个;能运用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6个,其中“高兴”2个、“悲伤”2个、“愤怒”1个、“恐惧”1个。5~6岁幼儿理解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悲伤、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和悲伤的情绪词汇不存在显著差异。5~6岁幼儿对这四种基本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并通过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其情绪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狼与羊的故事结尾一般是狼吃了羊,或者有猎人救了羊,杀了狼。但是如果是披着羊皮的狼,或许遭难的不仅是羊,还有不能辨识狼真伪的猎人了。我们都熟知,狼伪善害了东郭先生,那如果是人伪善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道德伪善。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我增强需求既要提升自身积极品质和个人价值感,又要通过关注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我和社会之间的整合与适应,从而提升社会价值感。这种自我增强需求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能动性和社交性两条路径促进亲社会行为。在能动性方面,助人效能感和自主性助人动机是两个重要因素。助人效能感促进亲社会行为,而作为内部稳定特质的自主性助人动机则制约环境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社交性方面,个体对行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公开性的知觉,以及对"施助者-受助者"双方的关系表征,或者对亲社会行为意图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情绪胜任力指个体表达和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1]。它是一种有建设性地识别、解释和回应自己和他人情绪的重要社会技能,包含个体有效并成功主导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协调能力[2]。情绪胜任力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情绪胜任力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带来积极的改变。情绪胜任力干预项目PATHS的实施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接受干预的学生,接受干预的学生成功识别的情绪词汇量提高了68%,攻击性行为减少了32%,自控行为增加了36%[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