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培养提高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科学的设置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各类竞赛项目训练为契机,进行传统机械创新、机电一体化创新和创意制作等各种实训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平台,经过系统的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提出并分析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即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三个要素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是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内涵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同时又通过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促进重点学科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建设.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两者的紧密关系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实训教学是培养具有大工程背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西安科技大学三坐标测量实验室的实训教学,探讨了三坐标实训教学的新目标,并以非机械专业2个班的学生及机械专业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运用多层次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另外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课堂表现,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等按比例综合累加的办法确定最终成绩,最后将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运用多层次实训教学的学生成绩比运用传统实训教学的高,因此多层次实训教学体系在三坐标测量实训教学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探讨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论述开放式实验室意义。以学校机械制造实验室的多种加工设备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加工设备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设置开放式实践教学中心,介绍了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素养的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学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SAN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网络存储现状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高校校园网设计了关于数据存储的SAN存储域网络;阐述了数据的备份、恢复、数据的安全保护、集中式的存储管理,并实际测评了安全防护、扩容以及灾难恢复等功能,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的使用为学校的校园网络在数据存储方面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和方便.  相似文献   
7.
实训课程改革是多年来高校经常谈及的问题,不同的理工科院校都在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广泛认可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分析基础电工实训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电工实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西安科技大学近年来学科建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把握专业结构调整思路,培养宽基础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极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设置与调整的重要参考。高校应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积极灵活把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紧扣专业调整思路,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效措施,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工程训练中心系统建设的定位与创新点,采取开放式运行机制,以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心,以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培养,加强工程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教育,形成我校发展特色的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