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人类进入社会阶段的特定时空范畴中,随着第一件石器的创造,完全形成的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然而然展现出直接的具体的生产过程。此后,社会中的每一个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是分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系统和生产过程子系统中的、不同等级序列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初中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此,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衔接"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求商榷。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的主要原因1.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上衔接。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博物馆志愿工作已经开始出现志愿者参与讲解、翻译、甚至博物馆研究与文物鉴定等多种工作的趋势。在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诉求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针对志愿者的各种培训工作也必将逐渐纳入志愿者正规化建设日程中。如何做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达到博物馆与志愿者、观众的共赢目标,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和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必须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18世纪以来,国外已有拉丁、法、英等多个语种的《尚书》译本问世,其中西方汉学家理雅各的《尚书》译本,“自行世以来即已成为西方有关中国学术的经典作品,至今不能废”。从准确性、完整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综合考证,迄今为止,理氏译本的确是无以替代的最佳《尚书》译本,其译注彰显了一丝不苟的朴实学风,而这种朴实学风的形成,正是其践行“解经先识字,译典信为本”理念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在围绕《资本论》具体分析说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著述中,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历史观及其务实求真法。依据这一科学原理,本文运用逻辑方法,从古至今,辨析论证了华夏种植农业民族繁衍生息、并非仅仅五千年的自然历史过程,揭晓了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咸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三篇题材各异的文本及其英译为例,从文本内容的取舍、翻译策略的使用、译文受众视野关照三个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对门户网站英译的影响。分析译文发现译者意识形态对译文起着"操控"作用。政治性的文本采取"厚译"而介绍投资环境和旅游景点的文本则大幅度"删译";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一方面将汉语思维生搬到译文中导致不少"死译",一方面又盲目迎合外语读者而不适当地"归化";在译文受众视野关照方面也因缺乏分析受众对象而导致原文的丰富文化信息不能充分传输。  相似文献   
7.
从评估理论的发展出发,对比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合课堂英语教学经验,提出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怎样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尚书》理雅各译本为研究对象,引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映射模式,从其中的等价、变价、附加、还原映射四个维度展开,运用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结合《尚书》理译本特有的语言现象,验证该模式对《尚书》理译本翻译过程中文化传真的解释力。期望此研究方法有助于拓展认知映射模式的应用领域,加深译者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并给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的文字训诂学和毛泽东哲学,以及中外典籍和考古实证材料,辨析自然历史局限,考证视觉时代偏差。①立足于广义的政治经济学范畴,从第一件石器创造人为活动过程的现成物质事实中,探究发现出来了劳动质料及其条石效应,构建起了规范界定社会劳动生产过程系统标志的平台。②借助于中国古文字及其六书和华夏典籍实证及其华夏二体四用原理,探究、发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现代的经济关系,明确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划分的规范起点、称谓和依据,确立了类分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和民族主义社会形态的界定标准。③依据东方自然观和华夏历史观,阐述了现代经济学的劳动质料滥觞于华夏农业民族,从而证实“东方奠基西方”命题成立。  相似文献   
10.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述,本文辨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认识论的哲学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科学,通过围绕《资本论》具体分析说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著述,发现并且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原理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