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宫健  崔育倩  谢文霞  张艳 《资源科学》2018,40(1):173-184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温贡献已达15%。受海洋和陆地双重影响的滨海湿地是CH4重要的自然来源。本文综述了滨海湿地CH4的产生过程、通量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CH4产生过程的研究以分子生物学为主,在淡水湿地研究较多,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突破。滨海湿地CH4通量特征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这种差异性受到不同地域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水文状况和植物群落等多种因素影响。水文条件是CH4产生和排放的决定性因素,温度和pH通过影响产CH4微生物活性来影响CH4排放。盐分对滨海湿地CH4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浓度上,对盐分中SO42-等离子的组成上研究还不是很深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究。植物的传输作用是研究CH4排放动态的基础,在植物种类和密度对CH4排放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人类活动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对滨海湿地CH4排放产生很大影响,相关研究较少,应给与足够重视。滨海湿地CH4排放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过程较为复杂,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①加强土壤理化性质对CH4排放的影响,尤其是盐分中各离子组成和浓度差异对CH4排放影响的研究;②加强植物体自身对CH4排放的影响研究;③加强人类活动对CH4排放的影响研究;④加强大空间长时间尺度下CH4通量的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