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研究认为:提高种植业的机械作业水平、农业劳均产值、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以及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单纯地增加农机总动力、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尽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转型向质量提升转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2000-2010年中国30省面板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引入空间变量,运用面板方法估算了技术空间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社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相依性,外商直接投资由东部经中部向西部的梯次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技术转让和R&D人员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区全社会能源效率,因此,就技术节能而言,东部地区应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优先考虑国内技术转让。此外,考虑技术空间溢出后,东西部仍存在空间滞后现象,说明有其他确定性溢出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一个变量,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其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在风险投资与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选择;并分析技术创新水平如何影响风险资本融资中风险资本家的股份比例。研究认为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银行债务融资;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企业选择风险资本融资;风险资本家的股权份额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本文建立能源效率随经济收敛而收敛的微观机制模型,并运用中国第二产业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随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第二产业劳均GDP差异的收敛,其第二产业的能源效率差异也在收敛,但该收敛速度较慢;位于正中部的湖北、四川等地作为中国内陆经济增长的龙头,其第二产业能源效率却在与沿海的差距逐渐拉大;这些收敛或发散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了碳链有效长度这一表证有机物分子极化效应的参数来关联多种有机物的气相色谱指数。发现所考察有机物的气相色谱指数I与其碳链有效长度Nr'有良好的线形关系:I=a+Nr'其中a,b为系数,回归结果表明碳链有效长度能较好的定量说明有机物的分子极化效应对其气相色谱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省级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DSA),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个体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省域个体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模式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域有明显的扩散-涓落效应,湖南、广东则存在明显的极化-回波效应。  相似文献   
7.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环境很不平衡。本文运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据,采用计数模型中的负二项分布negatitive-binomial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但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