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在掌握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状况基础上,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模型,通过设置基准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能源深度转型情景,模拟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和节能潜力,分别从货运交通、城际客运、市内客运等部门分析其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未来的节能压力巨大,基准情景下的能源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转型和能源深度转型情景下通过加大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能源消费需求有望于2025-2030年达到峰值.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转型,需要大力推进天然气、电力、氢能和生物燃油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并通过强化技术节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实现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海岛的资源禀赋约束决定了东澳岛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倡导节能减排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东澳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从能源供应、建筑交通、生态环境、旅游体验、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东澳岛低碳旅游的发展途径,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主要来源已从能源活动逐步过渡到废弃物处理,其中90%以上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理。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填埋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5%左右。以广州市常住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垃圾焚烧电厂日处理能力、甲烷回收率等参数设置3种情景,预测到2035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结果发现:2035年前,广州市垃圾产生量不会出现增长拐点,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将于2033年前后出现;2019年,由于广州市新增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营,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出现增长拐点;到2035年,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减排情景下将较政策情景下降低31%,在强化减排情景下较政策情景下降低48%;垃圾焚烧相对填埋方式具有更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5.
选择广东省的交通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最适宜广东省的低碳交通关键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关键措施的减排贡献和成本,定量地探讨广东省交通低碳发展的路径,以期有效引导广东省交通部门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气候变化与能源的相互关联、它的表现和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国际上在能源发展战略方面的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最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并给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州是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城镇化率达86%,生活垃圾处理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对广州市2010年至2018年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主要来源从能源活动逐步过渡到废弃物处理,占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70%,而废弃物处理排放的90%以上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理。研究表明: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年上升,与2010-2018年排放量平均增速为5.16%,后期增速大于前期。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维持在0.7-1.1kg/人/天。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垃圾填埋为主。本文以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垃圾焚烧电厂的日处理能力、甲烷回收率几个参数设置了三个情景预测广州到203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发现:2035年前广州市垃圾产生量不会出现增长拐点,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将于2033年前后出现。2019年垃圾排放量出现增长拐点,到2035年,减排情景下的垃圾排放将较政策情景降低31%,强化减排情景较政策情景降低48%。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尽早推动城市层级的碳中和路径规划工作并作出相应行动,须重点关注城市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政策目标制定,因此,以广州市为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设置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模拟广州市到2050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分析其重点部门的减排潜力,并评估碳中和情景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减排贡献。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广州市能源消费将于2030年达峰,碳排放量将于2026年达峰,到2050年全市碳排放将降至848万t,其中有611万t来自交通领域;电力部门的脱碳将是广州市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途径,碳减排潜力由大到小的其他部门依次为交通、工业、制氢业和建筑;累计碳减排贡献最大的5项政策依次为电力系统零碳化、建筑能效标准提升、交通领域生物燃料替代、工业能效标准提升和氢燃料交通工具销售占比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