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藏高原深部热结构模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幔过渡带的研究表明,410km和660km速度间断界面是由于相变引起的不连续界面. 穿越过渡带的深俯冲会引起这2个速度不连续面产生起伏. 在中国东北等俯冲带地区,地震层析成像观测到了俯冲板片在660km界面上的平卧滞留,地震接收函数也观测到了这种滞留而产生的相变界面加深. 然而在最近青藏高原南部展开的几组研究工作表明,地震接收函数并未在该区域发现不连续面存在明显起伏. 为了验证该地区是否不存在穿越不连续面的俯冲,还是俯冲引起的不连续面的起伏没有被观测到,进行了该碰撞区域的热模拟,计算不连续面可能的起伏量. 研究大角度俯冲、小角度俯冲和印度岩石层使青藏高原整体加厚等模型. 在只考虑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作为41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尖晶石-钙钛矿相变作为66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的前提下,计算结果表明,以上模型只要存在穿越以上界面的俯冲,就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起伏,这样的起伏应该能被地震接收函数观测到.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以及接收函数观测,更倾向于支持藏南区域应该不存在到达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俯冲带可能向北到达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对地幔过渡带的研究表明,410km和660km速度间断界面是由于相变引起的不连续界面. 穿越过渡带的深俯冲会引起这2个速度不连续面产生起伏. 在中国东北等俯冲带地区,地震层析成像观测到了俯冲板片在660km界面上的平卧滞留,地震接收函数也观测到了这种滞留而产生的相变界面加深. 然而在最近青藏高原南部展开的几组研究工作表明,地震接收函数并未在该区域发现不连续面存在明显起伏. 为了验证该地区是否不存在穿越不连续面的俯冲,还是俯冲引起的不连续面的起伏没有被观测到,进行了该碰撞区域的热模拟,计算不连续面可能的起伏量. 研究大角度俯冲、小角度俯冲和印度岩石层使青藏高原整体加厚等模型. 在只考虑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作为41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尖晶石-钙钛矿相变作为66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的前提下,计算结果表明,以上模型只要存在穿越以上界面的俯冲,就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起伏,这样的起伏应该能被地震接收函数观测到.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以及接收函数观测,更倾向于支持藏南区域应该不存在到达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俯冲带可能向北到达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