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6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为0.620 0 hm2.cap-1;(2)从生态足迹需求/供给状况看,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基本相持平的只有五华县,其中大埔、丰顺县出现了生态盈余,其余县(区)出现生态赤字,其中最大的是蕉岭县;(3)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供给和赤字结构状况看,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为此,提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3S的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含义、建立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的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中的技术和方法,并详尽叙述了文物数字化信息的获取、存储、检索、传递中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正栋  蒙金华 《资源科学》2013,35(6):1261-1267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应用Landsat-5 TM图像的TM6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20m),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行星亮度温度,结合GIS和CAD技术分析了广州市的“热岛效应”空间格局和特征,规划了城市降温通道.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城市热岛特征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在中心城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岛,中心片区城中村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绿地和水面“冷源”效应明显;②规划了广州市市区范围内的降温通道,形成了以珠江沿线为主轴、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状降温通道格局;③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地、水域以及降温通道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  相似文献   
4.
县级是中国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进行县级尺度的LUCC研究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根据1990~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遥感判度数据,分析了兴宁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区域差异以及空间格局变化。根据定量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梅州市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选择题,通常被称为客观性试题.意思是说对这种题目的回答,没有什么弹性,选对就对,选错就错.既不用简单说明,更不要长篇论证,只要划一个符号就行.鉴于此,这种题答卷迅速,可以扩大考查面,能较全面考查考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评分简单且不带任何主观色彩.近年来中考、高考等试卷中选择题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为此,研究选择题的命题及其题型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正确认识“两高一优”(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简称 )农业和持续农业内涵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农业面临来自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非持续性挑战 ,认为“两高一优”农业和持续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并提出了走节水改土化、林网化、规模化之路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剖析地理科学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找出了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实验项目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方法单一、呆板,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嘉应学院地理系通过实验室重组,建立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实验室;重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课程结构;实行实验室开放,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等改革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及其区域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S”技术的意义与发展及其在区域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基于系统工程概念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介绍了全国农业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以期为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正栋  杨春红 《资源科学》2013,35(4):809-815
本文基于土壤类型法,借助ArcGIS9.3工具,对珠江北江上游广东省翁源县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值法估算其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增加潜力.结果显示,翁源县土壤表层平均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平均值接近,且近25a来略有下降趋势;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密度上升幅度最大,“碳汇”效果明显;山地和旱地土壤表层表现出“碳源”的效应,水田则表现出“碳汇”的效应;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相对较高的是县域西北部和滃江流域;紫色土的固碳潜力最大,菜园地的固碳潜力最小,固碳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漆江流域及其他耕地地区.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上分析翁源县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政策和碳平衡分析提供参考,同时对估算大尺度的土壤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