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班级观念弱化的背后使大学校园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能否培养出一批思想政治过硬、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不仅关系到大学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党的未来。在梳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建工作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高校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3.
人的存在本身及其正常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都是以个体的意义世界为基础。大学生心理危机实质上是意义世界危机在心理上的表现。在此过程中,在心理危机的产生、表现过程中.文化因素影响了主体价值自觉的形成,价值观在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防御与应对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价值自觉和意义重塑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体系,使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时,能自觉运用自我价值体系进行意义判断,从而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形势下,社会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意在通过对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的研究,从研究生辅导员的角度,探索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培养了大批革命新人,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走向最终胜利.主要经验在于:课堂教学话语上,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开展生动活泼的革命理论教育;课外实践话语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枪杆、锄头和笔杆”统一起来;文本教材话语上,注重革命观、劳动观和群众观教育.上述历史经验,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坚持思政课话语主体的人民情怀;增强思政课话语内容的生机活力;注重党的思政课话语实践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