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各种机遇与挑战,人类自身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是值得思考的。比较而言,人类的同理心、道德感、自控力、智慧等是超越当前人工智能的重要方面,是人区别于机器的主要标志。这些人之基本素养的培育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儿童天性,在实践中道法自然,顺应人的天性,培养有理想、有同理心、有美感、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师生的课堂情绪互动愈发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活力理论,提出了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以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推动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假说,并以我国2 386名中学生和76名班主任老师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活力、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和积极师生关系四个变量的测量数据,并以此建立了链式中介模型予以检验。结果发现,教师的活力可以直接预测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即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学生的活力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换言之,当教师在教学中充满能量、富有朝气、活力十足时,就越有可能将对教学工作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深受活力的感染,并因此推动形成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发现,对提升教育活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纯粹的思辨。 社会心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呢?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总结了一下,我认为研究的是四个比较大的问题: 1.社会认知: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判断、分析。 2.团体过程:也就是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3.团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对来自于不同团体的他人的看法,比如歧视。这种歧视可能不是针对他个人的,但是是针对整个团体的。 4.文化:我们还要研究社会环境、研究文化传统对我们的行为、感情、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与美德在伦理学中的发展脉络相似,情境主义基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对美德的实在性发起挑战,引入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解决之道能给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匹配法,通过对三家公司的373人先后两次的测查,分别考察了职场欺负和人际冲突对反生产行为(简称CWB)的影响及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欺负"的三个维度同时进行回归分析时,只有"工作压制"的效应显著。将人际冲突的四个维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分别预测五种CWB,只有两类人际冲突的预测效应显著:"关系冲突"对财产越轨、政治越轨和总体CWB预测作用非常显著;"任务过程冲突"则对人际越轨和生产越轨具有非常显著的预测力。此外发现,"情绪调节"和"情绪利用"对"工作压制"作用于"财产越轨"、"政治越轨"以及总体CWB的调节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计算智能快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分析了机器学习和自发生成数据集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巨大潜力。机器学习可从高维数据中提取与人类认知相关的非线性关系,成为研究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新途径。自发生成数据集能更真实地反映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为研究者提供高效的研究素材。这些新兴技术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视角,能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行为和心理并推动文化差异性研究、理论更新和干预策略评估。未来研究需探索机器学习、自发生成数据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结合,以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既能从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出发,潜移默化地强化孩子感恩之心,也能通过对比,从消极事件中激发孩子对当前生活的感恩意识。感恩是什么?自古以来,无数思想家、哲学家赋予了感恩深刻且丰富的价值内涵。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感恩的内涵有什么不同,感恩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在与彭凯平教授的交流中,我们能一窥其中的究竟。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感恩是对自己曾经或现在拥有的事物的一种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伴随而来的是温暖、积极的情绪,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正向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承担的科研任务增加,研究领域扩大,科技成果累累。同时,高校研究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增长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定量的综合指标体系,对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工作实施评估,引导研究机构进一步增强活力,向自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什么     
【正】34年前,我作为北京大学1979级新生的一员,参加在北京大学学生大食堂举办的1979级迎新大会。我还记得我们的教授代表,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发言。他的第一句话,就粉粹了我在中小学期间形成的对历史知识的看法。他说:"1271年8月的一个早晨,在你们同学就坐的地方,八匹蒙古的高头大马,风驰电掣地向海淀镇冲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一直将躯体性因素排除在理论体系之外,是一种"离身"的经济学。具身经济学(embodied economics)则是在具身理论框架下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解释的一种(神经)经济学取向,它考虑身体信号、肌体状态、他人动作或位移(或其位移)所提供的信息对个体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近期大量有关动作、姿势、肌体状态影响决策、估价及消费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已经为具身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深入理解躯体性因素对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经济决策的动力机制,让经济学和心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