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是研究者用逻辑思维对反映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具有独创价值的理论形态的“作品”.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有大量优异的科研成果做保障.然而,在科学研究中,却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人们为了急功近利,只重视成果数量,忽视了成果的质量.使得科研成果尽管数量很多,但价值甚微.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生命.没有一定质量的数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数量与质量相比,质量是第一位的,数量是第二位的.由此可见,作为科研管理者,在科研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鼓励科研人员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其效益难以用直观带来多大经济效益来衡量.它需要同行专家的鉴定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同时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科研成果效益不易相互比较,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比较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问题.本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综合价值进行排序.设有n个待评价的科研成果,记为x_1,x_2,…,x_n,对每项科研成果采用若干个指标进行刻划.这里仅给出6项指标:u_1为科研成果直接经济效益;u_2为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通过"以兴趣引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等三个具体策略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戴雪峰 《科技风》2011,(4):267+275
在目前新的形势下,笔者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新的思路,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戴雪峰 《考试周刊》2013,(36):170-170
本文给新市民子女的健康成长开了一张爱的处方"一张笑脸、两句鼓励、三份关爱":把微笑送给他们,拉近距离;把鼓励赠给他们,激发自信;把关爱洒给他们,温暖心灵,使新市民子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戴雪峰 《快乐阅读》2011,(8):125-126
由于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动态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LOGO语言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LOGO语言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文本、知识、作业、生活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充分挖掘思品课堂、生活中丰富的创新素材,并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图画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可使学生明是非,晓事理,动真情,表真意,激发学生兴趣,升华感情,以便更有效地实现思品课堂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引进综合效益进行量化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