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科学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指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反映了建国以来这些因素的聚集结果。基于2010-2020年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构建“年龄—时期—世代”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变迁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教育事业发展使年轻世代为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提供增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足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时期效应;而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也存在显著影响作用,青少年是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中老年对科学素质提升产生制约性影响。通过解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素质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剖析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黑箱,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集聚、创新绩效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要素集聚效应大小。运用Arcgis软件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存在正向边际递减影响。(2)相对于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的集聚效应更大。(3)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4)创新要素集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研发资金集聚度低等水平地区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集聚区域集成了大量的创新主体,为技术创业提供了优良的创新资源网络。文章主要探索创业企业自身的资源异质性促进网络惯例建立,并获取外部网络资源的机理,以及创新集聚效应的调节作用。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417家创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异质性的三个维度中,稀缺性与难以模仿性对网络惯例建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网络惯例对不同类型资源的获取结果存在差异性影响,认知和行动层面的默契性明显提高了对知识资源的获取效率,但对资产资源没有帮助。创新集聚效应在“资源异质性--网络惯例--知识资源获取”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已经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式,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税收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时,即刻缴税、递延5年缴税、暂不缴税(递延至转让时缴税)三种所得税政策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行为的挤出效应,从“进入门槛”的设立,“劣技术驱逐良技术”,税收成本补偿三方面比较了三种政策效应,发现税收政策的挤出效应存在“即刻缴税>递延5年缴税>暂不缴税”的现象,即暂不缴税政策是最有效的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所得税优惠政策。因此,本研究提出在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应坚持无收益不缴税,有收益再缴税的原则,实施获得股权时暂不缴税,转让股权获得现金收益时再依法计缴所得税政策。暂不缴税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会对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但尚不清楚企业如何利用其知识基础找到最优的知识获取组合策略。该研究考查了知识基础深度和广度水平下四种知识获取方式(内部研发、技术购买、合作研发和人才引入)对创新的门槛效应。基于172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基础深度与广度在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首先,随着知识广度的增加,内部研发与技术购买对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而研发合作与人才引入对创新却存在着倒U型关系。其次,随知识深度的加深,内部研发和人才引入对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购买和研发合作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最后,基于知识基础的双重属性将企业分为知识贫乏型、专一型、活跃型、理想型和一般型五类,并制定出最优知识获取组合策略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转化是新产品乃至新产业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如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以促进区域成果转化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鉴于中国不同层级政府网络间的政策体系以及区域技术资源等差异产生了复杂的成果转化条件,本文立足整合视角框架,综合运用CFA和fsQCA方法,使用中国湖北、广东、上海、浙江四个地区160家转移机构的调查数据,基于地区技术资源和机构组织情境,检验了政策供给、政策协调、技术来源、机构实力、身份自洽5个条件对成果转化成效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组态对转化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单个成果转化要素条件并不构成成果转化高成效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政策协调在产生成果转化高成效上发挥着关键作用;(2)任何一种理论视角都无法充分地解释成果转化,无论是制度视角,还是资源视角或组织视角,综合不同的视角才能够提供合乎情理的解释。(3)3种成果转化条件组态可以产生高成效,分别是政策供给的中介实力型、政策协调的技术资源型和政策协调的身份自洽型。不同的条件组合代表成果转化高成效实现的不同方式。本文也分析了4种导致成果转化非高成效的组态,它们均呈现出政策条件要素的缺失。本文从整合组态视角探究资源与组织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供给、政策协调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揭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高成效的政策条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次创业失败会对连续创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创业失败的负向烙印效应如何消褪?本研究探索首次创业失败的烙印效应与消褪机制,并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跨区域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次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具有负向影响;但创业者越年轻、创业失败持续时长越短、失败时处于企业成长期,以及当失败发生在社会环境宽容和支持的区域,首次创业失败者更容易重整旗鼓、连续创业。本研究拓展和补充了烙印理论在创业失败领域的应用,对创业者走出失败藩篱、东山再起具有实践意义,对政府推动高质量创业活动也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测度我国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2001-2009年的技术成就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内生的CART方法,以技术成就指数为目标变量,选择了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初始水平与区域经济结构特征的6个预测变量,获得了更符合俱乐部趋同定义的最优区域分组,使用Theil指数检验与随机收敛单位根检验,对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水平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虽总体上升,但差异较大;(2)政府干预与区域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影响分组变量,这也说明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政府驱动特征;(3)根据政府干预与区域技术进步的相似性,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可内生区分为三个俱乐部,深圳市依然领跑我国创新型城市进程,而北京、上海等七个城市则代表达到较高技术成就水平的趋同俱乐部,其余城市形成了另外一个趋同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不连续创新无法孤立完成,企业需从外部获取互补性资源以保障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在搜寻与获取互补性资源的过程中,各创新主体逐渐联结,并开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除联结各类型互补资源提供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亦是与外部环境不断互动以获取合法性的过程。那么,在不连续创新背景下,企业应当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对以盛大盒子为核心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发现:1)过高的创新不连续性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产生负向影响,2)在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不连续性主要通过匹配效应作用于系统构建过程,即企业需搜寻、联结与创新活动匹配度较高的互补企业;3)在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创新不连续性主要通过合法性作用于系统的构建过程,即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需不断与外部环境互动,并获得相应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