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梅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晴好天气条件下,用目前国外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光合仪,对杨梅的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梅的光合速率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为典型的单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24μmolco2·m-2·s-1,出现在午后13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杨梅光合作用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气候生态因子是气温,其次是大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内涵分析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南京信息工程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例,提出了高校应用气象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及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建设环节的一些思路与具体措施,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气候变率较大的地区之一,其气候变化在中国、东亚及全球的气候变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选取2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30kin和50km,对我国西北地区2001年夏季的温度和降水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与同时段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式基本能反映出西北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其中温度和降水的模拟效果均是在6月最差,并且在西北整个区域中,对于青海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差;在对气温的模拟中,分辨率的不同并没有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总体上模拟结果产生了系统性的冷偏差;对于降水的模拟中,模拟的不同区域对于分辨率的敏感程度不同,分辨率变化对于新疆地区的模拟影响最小,内蒙和宁夏地区所受影响较大,并且分辨率提高不一定会带来模拟结果的明显改善,不同区域在不同的月份对于分辨率改变引起的模拟偏差有所不同,内蒙7月,30km分辨率下模拟偏差为8.0%,50km的偏差为43.8%;宁夏8月,30km分辨率下模拟偏差为33.0%,50km的偏差为0.9%;在进行的西北地区夏季分辨卒调整带来的温度和降水影响试验中,对于温度的模拟要优于对降水的模拟。  相似文献   
4.
应用气象学创新实验基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应用气象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实验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阐明了我校针对应用气象学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开展的实验基地硬件与软件平台的建设实践,详细介绍了应用气象学本科开设的创新实验项目内容和目的,总结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研究为应用气象及相近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永秀  景元书 《教育教学论坛》2012,(39):245-246,248
实验室在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实验教学中心为优化实验中心的资源配置,中心建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和论证小组,对实验中心的仪器购置方案进行反复修订。结合应用气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实验中心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土壤地理学的课程性质以及应用气象学的专业特点,本文分析了土壤地理学课程在应用气象学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提出了保证土壤地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城市热岛的外部因素是局地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等,形成城市热岛的内部因素是人为活动与人口因素等。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分析能为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气象学科21世纪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21世纪科技与社会发展对大气科学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考虑应用气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考虑就业、考研和出国三个导向,围绕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培养综合性应用气象人才,由此制定出《应用气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正确定位了培养目标,整体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形成了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德  景元书  祁宦 《资源科学》2015,37(4):700-709
利用1980-2012年淮北平原冬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气象资料及其单产、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等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连阴雨综合致灾因子,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方法进行致灾等级划分,综合连阴雨致灾强度、灾损率和冬小麦对连阴雨的敏感性及其抗灾能力,建立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指数(R)并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致灾等级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的阈值(D)分别为0.0D≤0.20、0.20D≤0.40、0.40D≤0.6、0.60D≤1.0。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划分为低、中、高和特高4个风险区,R对应阈值分别为R≤0.25、0.25R≤0.50、0.50R≤0.75和R0.75,其中:特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淮的阜南、颍上县内,平原中部大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中部偏北和平原东南部与江苏省接壤的小区域为中风险区,砀山和亳州北部乡镇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面温度分析和极端天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积雪、结冰等极端天气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温度气象灾害。本文简要分析了路面温度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的进展,认为路面温度预报模型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与复杂地形中的公路状况相结合,与地面和太空的多个信息源相结合,将会获得更好的预防公路气象灾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