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最近,数学家丘成桐[1]和物理学家杨振宁1,就中国是否应该建造高能对撞机,发表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引起公众的兴趣。他们的分歧牵涉到一系列与科技决策有关的重大问题,值得严肃讨论。本文将参照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围绕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的辩论,以及作为其背景的美国高能物理及其政策环境的历史演变,就丘-杨间的核心分歧发表几点看法,以求教于两位学者和关心此事的公众。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文化界定为价值、意义和理据的符号系统及其制度化表现,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和个人"自由"消费的浪漫主义,其社会载体是没有使命感、不负责任、对个人自由快乐和自由市场充满了浪漫幻觉的个人.在这种文化中,当下的可接受性变成了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因此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文化活动失去了内在的超越性,失去了内在的价值和使命,最终必然蜕变为权势者根据市场情况随意界定、随意操纵的功利手段.文章最后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对科研题材和组织模式所造成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1905年,爱因斯坦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名英雄.他对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以及布朗运动的开创性贡献被公认是英雄式的贡献,尽管在那一年,这种承认尚未来临:他仍然是瑞士专利局的一位低级办事员.但承认很快到来了.人们有把握声称,爱因斯坦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英雄,或者甚至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本次大会本身就是证明:杨振宁在开幕式上所作的大会演讲,其主题就是爱因斯坦.在完成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即建立物理世界统一理解的事业的意义上,杨振宁视自己为爱因斯坦的继承者,很多其他物理学家也是这样看他.本次大会有好几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大会演讲,我没有完全统计过有多少篇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提交给本次大会.不论如何,无须赘述这种没有争议的主张.那么,到2050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又会怎样呢?这是我现在要讲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现代物理学有三大研究纲领:(1)引力场的几何化纲领;(2)量子场论纲领;(3)规范场论纲领则可以看作上述两个纲领的整合。按照几何化纲领,爱因斯坦的引力场和引力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黎曼几何的弯曲空间来表征,作为时间、空间和事物的共同基础的是世界结构的几何的观念。按照量子场论纲领,量子场是第一性的实在,粒子是派生的,场量子可以产生或湮没,相互作用表现为场的局域耦合和场量子的传播。引力场论、黎曼几何所涉及的是宏观的外部空间;而量子场论所涉及的是微观的内部空间。杨振宁的规范场论则把表现相互作用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整合了起来,这在几何上表现为“纤维丛空间”。规范场的几何化,与引力场的几何化存在着十分恰当的对应关系,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它意味着整个基础物理学可以几何化。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六年春夏之交,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索卡尔(Alan Sokal)在一家文化批评的先锋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越过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的文章。文中索卡尔把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