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五省(自治区)“农远工程”模式三项目学校的332名学科教师进行的有关设备和资源在教学应用中的调研,以期对模式三项目学校设备和资源的教学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料,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在各级教育系统中,教材作为教师传播知识以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既是教育教学的手段,又是社会经验获取的来源。但是现有的教材已不能满足教与学的全方位需求,因此,本文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立足于细化分析现流行的电子教材,从电子教材的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新型立体教材"开发的若干原则,给出案例设计,以求优化教材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地方型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毕业生培养质量下滑、教师专业化发展滞后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地方高校为例,介绍了统筹开展混合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同类型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文章借鉴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相关理念,充分发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延安红色旅游为例,从旅游前线上了解、旅游中实地参观体验、旅游后总结反馈交流三个阶段出发,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深度旅游模式,以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旅行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教材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之下,现在的教材更趋向于数字化、立体化,科技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革新,极大地体现了信息化教育的特点。本文旨在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以当前新型立体教材研究背景为动力,通过对"文华在线教育"互动教材建设的研究,总结出新型立体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模型及资源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生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13个春秋。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上也书写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文章在收集、整理、拍摄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扼要介绍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概貌并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延安时期48项有代表性的电化教育事件。然后从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延安时期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及其特点,即:党的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奠定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友人的帮助,带来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曙光;电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夯实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电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确保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推广;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化教育著作教材的出版与电教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育博客的发展遭遇了瓶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深度互动。本文在对影响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增进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合比较几个屏幕捕获软件优缺点的基础上以Captivate软件为例,介绍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屏幕捕获软件制作演示型和训练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方法,并探讨了Captivate在计算机辅助评价中的一些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莉靖  曹殿波 《科教文汇》2010,(21):198-199
教育博客在经历了迅猛发展之后到达了第一个高原期。笔者从教育博客的发展引出对教育博客的工具性认识,并进一步从教育博客的内容、教育博客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博客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教育博客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