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内乡县衙最有名的三堂对联,此联语言朴实,寓意深刻,阐述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精辟辩证关系。此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义永所撰。古代之清官已经知道官从百姓来,千万别忘记自己是百姓中一员,吃的饭是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辛苦种出来的。穿的衣服是农妇日夜不停手摇纺车纺线织布而来的,他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自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我们对此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进行扬弃,使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  相似文献   
4.
思政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思政道德的要求也越高。理工科课程教育肩负着这种“道德”培养的重任。结合笔者在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理念下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课程思政展开教学,为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书吏是封建古代中国长期位居官场中的重要人物,虽然与官有所区别,但人员庞大的这一人群,在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多种弊端,各个时期呈现不同特色。对书吏的研究,对了解封建社会官署及历史特点和世态民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