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紫杉醇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能使微管蛋白凝聚并不可逆解聚的新型的抗肿瘤天然药物、价值达(?)2000/g.现美国已进入临床Ⅲ期研究. 紫杉醇从红豆杉科植物中提取,但红豆杉资源在世界上奇缺.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从美丽红  相似文献   
2.
朱旭祥  徐俊良 《科技通报》1991,7(6):360-360
文献〔1〕已报道ACC对桑蚕丝蛋白的生物合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ACC使全茧量增加15%以上,茧层量增加20%以上,茧层率提高10%左右。在桑蚕丝腺发育成熟前的任何龄(1~4龄),于饲料上添喂痕量的ACC(10~(-9)g/头),能使桑蚕茧丝量均明显提高,从蚁蚕到熟蚕仅20余天,桑蚕体重约增加1万倍,新陈代谢十分剧烈,而ACC始终稳定地起着作用,不需中途补充。这表明ACC一经进入蚕体,就形成某一机构储存于体内,不参加蚕体代谢,仅参与丝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1957年,Burroughs从梨汁中分离出特种非蛋白氨基酸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二十年后,美国加州大学蔬菜系华裔科学家杨祥发证明ACC为高等植物内源乙烯代谢前体,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来,ACC越来越引起  相似文献   
4.
朱旭祥  徐俊良 《科技通报》1991,7(4):237-237
非蛋白氨基酸1-基环丙烷-1-羧酸(简称ACC)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一般认为,ACC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研究表明,ACC对动物(哺乳动物、家禽、昆虫)具有比对植物更显著的生理作用。ACC本身不参与动物蛋白的组成,但对动物蛋白的生物合成具有调控作用。ACC对动物的作用剂量在1ppm~0.001ppm间,而对植物的作用剂量在1000PPm~50PPm间,作用剂量高低相差百万倍。ACC的化学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5.
天然产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是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各国学者对ACC的植物生理效应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如番茄的催熟、橄榄的脱落等。我们首先将ACC应用于水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C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一般认为,ACC是天然产生的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其分子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