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什么是人"?哲学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强的时代,似乎受到了挑战,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人都是作为一种有道德,有自我,有独立和自由的意志存在。机器人只是复制和强化了人类大脑思维的物质基础和局部功能,只会按既定规则行动,机械地、精确地执行逻辑运算指令,并不考虑社会意义、社会责任和社会后果。机器人不但没有社会关系,它也不能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意义,不能把握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本质联系。若机器人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和人身权,就永远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必须合乎美学的规律。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源自哪里?源自美的挖掘和创造。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步入文中之景、文中之情、文中之理,吮吸文中美的精华,领悟文中的闪光点,获得身心的愉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充分享受知识。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力手段,这一特点与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有着不可轻视的的作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单一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突出应用写作实用性特点,达到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推进,以及校园网的诞生和发展,师生的网络使用技术不断提高。作为有着远程教育"先天"优势广播电视大学,使学习者基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可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重读杜甫诗《望岳》,感叹之:历代咏颂泰山的诗篇都无法与这首《望岳》诗相比拟,仇兆鳌"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本文从诗篇各部分分析入手,感知"气骨峥嵘体势雄浑"之气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走进了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新颖手段,既增加了对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有利于打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如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感官效应,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