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大学生宗教观念的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个人经历基本是从家庭到学校“两点式”与从学校到学校“直线式”的过程。这种经历导致了他们不可避免地以读书、考试、升学作为人生的重要奋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常感到困惑、迷茫、不安。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当他们面对苦恼和困惑时,借助于宗教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思想的困惑、精神的不安以获得心灵的慰籍和解脱。此种行为和现象的存在,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和警觉。一、大学生的宗教意识特征1.大学生寻求宗教庇护的倾向性强为了解大学生为何借助于宗教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观念已逐渐被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接受.其中,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已成为 大家的共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 学习新知识时,如果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心 理准备(求知欲),则其接收的效率将会高出被动接收效率的一至两倍.而长期处于被动接 受的状态则会产生压抑、厌倦、对抗、恐惧 等情绪,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优化教学的各个层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心理方面,对中学学困生学习数学中出现的心理障 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更是复杂多变,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针对形势的变化,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的健全及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宗教观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人类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是人类历史上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在人类丰富的文化知识及其活动领域中,宗教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它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诸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科书的人物特征会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本文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物特征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1)在身份职业上,教科书对人物的描写虽比较全面、丰富,但职业的时代性特征不足。(2)在人物的人格特征和形象倾向上,以健康、积极、正面的表现为主。(3)在性别上,男性人物的数量大大超过女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深度心理学揭示了高校道德建设的偏差源于对人性预设的偏差,要走出道德建设危机,只有接受、整合人性的阴影,重建健康的完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随着高校招生实行并轨,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所谓经济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且无力交纳学费及购置  相似文献   
8.
指出在调查研究中,常常要通过问卷收集研究资料,而问卷的设计是得到高效度、高信度资料的关键。围绕问卷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问卷设计的类型、答案格式的选择、题目设计、指导语、问卷的试测与分析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对同行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体意识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价值体现,是个体对自身作为主体的客观现实性的自觉把握和超越的前提。优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大学生应着力提高主体基本素质,树立人生理想信念,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优化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