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小学生的作业量每天平均到底有多少,他们每天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作业,留有多少时间预习和复习功课,他们每天是在重复机械地写作业,还是在做一些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呢?据调查,一般的学生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间超过2小时,甚至更多。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每天早出晚归,百般辛苦,我们都会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作业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这个科目上花费的时问跟他们的所获是否成正比呢?作业布置是引发了学习兴趣,还是扼杀了创造性和想象、思维?通过一系列的思考,现将我的观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的"撤肩"错误动作,对处于初、中级阶段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训练实践中获得的研究数据可知,其错误影响成绩的幅度在10%左右。对此,应当引起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注重,并在运动训练中进行有针对地纠正。在此介绍几种对纠正"撤肩"错误动作具有较好效果的训练方法。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Java系列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与实际工作应用衔接不畅,学生职业素质达不到企业要求等问题,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和课下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对CDIO的理念在Java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促进了软件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得到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4期土地利用历史数据,首先对CLUE~S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然后利用CLUE—S模型和Markov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3种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系统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CLUE—S模型在乡镇小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效果较好,精度较高。各情景下,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仍将在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均以消耗大量的水田为代价,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的区域将是未来耕地非农化的“热点”区域。生态保护情景和基本农田保护情景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调控效果较好,林地、水体、水田和旱地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建设用地的肆意蔓延。  相似文献   
5.
美国Brockton的Gilmore Academy中学教学秩序井然.老师有duty work责任制,学生进教室按部就班,就餐轮流时间,放学按批次,避免拥挤.学校会议Open House和谐、民主、共享,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6.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不同虫害干扰强度下森林景观的长期变化,采用APACK统计软件计算落叶松和白桦及各龄组的分布面积以及物种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虫害干扰降低了落叶松分布面积,提高了白桦的面积比例;降低了落叶松的成热、过熟林面积,增加了白桦各个龄组分布面积;降低了落叶松的聚集度,增加了白桦的聚集度.虫害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森林景观的破碎化.  相似文献   
7.
听力是考查学生从有声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8.
关于避暑山庄文化李月辉近几年来,特别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前中国承德首届避暑山庄文化研讨会的召开,对避暑山庄文化进行了多层面的广泛深人的探讨,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避暑山庄文化研究都...  相似文献   
9.
美国Brockton的Gilmore Academy中学教学秩序井然。老师有duty work责任制,学生进教室按部就班,就餐轮流时间,放学按批次,避免拥挤。学校会议Open House和谐、民主、共享,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沈阳市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展强度指数最大的是第6象限,城镇用地扩展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西南方向逐渐向正西-东北方向过渡;④1988年~2004年间,第5象限低密度城镇用地减少的最多,19年间共计37.00km2转化为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其次为第Ⅱ象限,共计减少26.15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