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粉煤灰为主剂,采用酸浸后的铝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制备聚合氯化铝铁,以浊度去除率为检测指标,对絮凝剂制备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铝铁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设计了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合成聚合氯化铝铁的最佳优化条件,并将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对黄河水样做絮凝实验,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城乡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本文将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进的轨迹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二元化特征及其原因,指出了重庆直辖市这一特殊市情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最后,本文认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是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高度化转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州的经济发展引起外界的关注,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阿坝现象"。文章从阿坝州的发展条件入手,总结了阿坝州经济现象的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阿坝州经济的建议。指出"阿坝现象"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武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249-251,255
《陕西“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陕西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培育和壮大企业实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陕西省企业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分为萌芽、准备、建设和高级四个阶段,制度化的生态责任和义务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生态义务制势在必行,生态义务理应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视角,文章界定了生态义务制的法制内涵与特性.作为新型的义务形式,生态义务制可以与其他宪法规定的义务制有效联结起来.文章认为,生态义务制的实现关键在于:一是从法律关系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客体和责任主体;二是从制度上设计出履行生态义务制度的框架与运行机制.生态义务制度的实行,需要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全民责任.政府作为公权力组织,负有生态规划、管理与购买三大政治责任;不同形式的个体与组织,基于法定社会责任或基本伦理道理,也要依法履行与承担各自相应的生态义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