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项目分类预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为了帮助用户有效地发现、过滤和利用信息,信息过滤技术应运而生.协同过滤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推荐系统中.随着电子商务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日益增加,整个项目空间上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传统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弊端,导致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急剧下降.针对这一不足,提出基于项目分类预测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对用户评分矩阵中的项目进行相应的分类,缩小邻近搜索的范围,预测项目评分,减少稀疏性,并采用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新千年伊始,教育部抓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减负”。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曾抓了多年。早年毛主席就曾提出把学生在校的活动总量砍掉三分之一,并提出学生第一要身体好、第二要学习好。此后“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做为“顽症”抓了多次。这次教育部把“减负”做为新千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来抓,有着和以往不同的意义。第一,有利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新型的人才。教育面临全球知识经济的挑战,面临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挑战呼唤着教育能培养  相似文献   
3.
平凡的我     
平凡的我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李烈去年,临近40岁的我,竟赶上了一趟末班车,被评为首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勉强算得,“杰出”却让我惶惶: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没有光彩照人的业绩,有的只是平凡,与众多教师一样的平凡。然而,这平凡却...  相似文献   
4.
李烈 《辅导员》2012,(12):1
有两个种树的老人,他们各自种了一片树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给树浇水,而另一位老人则是每天去树林散步,一两个月才"关照"一下这些树。过了几年,老人们种的树木都长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树。有一天晚上,出现了异常的暴风雨,又夹着电闪雷鸣。经过一晚的雷雨天气后,空气格外清新,两位老人又来到了自种的树林边,看见有一片树林经不起雷电的折磨全部倒下,而另一片树林则像原来一样站在原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德育重在如何做,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真正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聚焦人才培养,让教育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课程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要牵住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创办教育集团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能徒有虚名;希望未来中国的教育,既不同于国外的,又不同于中国现在的,真正卓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良好文化传统的学校,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1997年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经历了10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以爱育爱”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烈爱 《陕西教育》2008,(12):58-58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之一,课堂学习效益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正式上任北京实验二小校长。学校工作从哪里起步呢?这是我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仔细研究了当时享誉国内的一些名校后,我发现,每所名校的背后都有着明确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支撑。一个好的校长,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而且这个理念应该渗透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体现在每位员工的行动中,成为学校处理各种问题的引航灯。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面对实验二小近百年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也包括存在的问题,实验二小的办学理念,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地发展呢?为此,我阅读了大量有关管理及提高管理者素质的书籍。其中《领导是什么——英国…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需要目中有"人" 我们常讲要"德育为先".真要做到"德育为先",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德育.  相似文献   
10.
圆的认识     
教学目的:1.能区分圆与球体.2.会使用圆规画圆.3.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4.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教师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还不能根据圆的特点准确回答,这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一、初步认识圆1.教师演示.旋转两头系有小球的毛线,得到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