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滑轮”的教学,备课之余,忽发断想,笔录如下。一、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一般强调滑轮本身质量不计,绳与轮、轮与轴之间摩擦不计,其实,还应注意到:一是重物静止,或被匀速地上拉(放下)(即a=0),二是两段绳子的方向应保持竖直。如果两段绳子的夹角为α(图一) 即使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由F合=0, 得2Fcos(α/2)=G F=G/(2cos(α/2)) 当α=120°时,F=G(F≠G/2) 只有两段绳子的方向都竖直向上,这时的α可看作是0°,cos0°/2=1,F=G/2.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液体的表面张力”后有一练习题:“布的雨伞和帐篷,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试解释这种现象。”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第一册第340页上的解答是:“雨水将纱线浸湿后,在纱线间隙中形成一层水膜,当雨水顺着伞面流过水膜时,水膜微微下凹,表面张力支持住雨水,使雨水不会漏下(图1)。”上述的解答是说水能浸润纱线的情况,这时雨水就能附着在纱线上,其下半部的水层,就像水滴能附着在天花板上一样(如图2)。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肩负着学生思想和学习工作的引导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的基层管理人员,要时刻牢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力求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电容器和电阻一样,都是常用的电子元件.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量为额定电压、电容量等.电解电容器是常用的电容器之一,其特点是电容量较大.按照有无极性可分为有极性电解电容器和无极性电解电容器.其中有极性电解电容器有正、负极之分,接入电路时,正极接高电势,负极接低电势,不得接反,否则电容器会爆裂损坏.无极性电解电容器没有正、负极之分,即可在正弦交变电路中使用.还有许多型号的电容器也可在  相似文献   
5.
6.
初中课本《物理》第一册第九章第八节《水流能的利用》中提到:“早在一千九百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简单的水力发动机,用来做汲水、磨粉、春米、碾谷等工作。”我国古代冲击式水轮机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卷六十一“杜诗传”:“……建武七年(公元31年——引者注)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排”是鼓吹空气的风  相似文献   
7.
冯瑞 1923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晶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是在国内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者. 固体物理学研究固体的性质,它的微观结构及其各种内部运动,以及这种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同固体的宏观性质(如力学、热学、光学、电磁性质等等)的关系.每立方厘米固体中包含巨量的原子,因此上述问题是多体问题.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形式很复杂,这方面的研究是从晶体开始的,因为晶体的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06,27(5):40-41
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六章第五节中写道:“质谱仪最初是由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他用质谱仪首先得到了氖20和氖22的质谱线,证实了同位素的存在.”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877年9月1日生于伯明翰的一个平民家庭,贫困的家境激发了阿斯顿的上进心.早在中学时代,他便是学校里的优等生.1893年在莫尔文学院完成学业后,进入梅森学院学习.1900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到一家酿造厂工作,同时还建了一个小实验室,对自己感兴趣的真空放电现象进行了观察.1903年他回到了伯明翰大学,成为玻…  相似文献   
9.
一、比重计上为什么没有单位这就得从什么叫物质的“比重”谈起了。早先,人们把同体积的水银、酒精等和水的重量相比,其倍数就叫做水银、酒精等的“比重”。水银的比重=(ρ水银gV)/(ρ水gV)=(ρ水银)/(ρ水)=(1.36×10~3)/(1×10~3)=13.6所以水银的比重是13.6,它就没有单位了。同样,酒精的比重就是0.8,有时说配制的盐水的比重是1.25等。所以比重计是在这种意义上测定液体的。然而,我们现在是用它来测定液体的密度,只要把比重计上的读数乘以10~3千克/米~3,就可以了。二、比重计的刻  相似文献   
10.
且说电荷量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10,31(1):10-10
电荷量q或Q是高中电学部分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在高中课标实验物理课本选修3-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章第1节中是这样叙述的: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课本又写了3条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