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例]:小语第十册《将相和》教学片断 师:(小结)“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光彩不灭的佳话,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忍辱退让,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举手提问)除了避让,蔺相如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规律思考问题,正是迸发创新意识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2.
束静 《科教文汇》2020,(13):14-15
偶像文化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新时代偶像文化在主体、客体、载体、媒体、群体组织和输出方面区别于以往,笔者透过新时代偶像文化视角,借鉴其正面效益,结合实际对高校班级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又身兼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常常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束静 《华章》2006,(12)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境作恰当处理,教师应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那么,当我们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时,该如何进行课程研究呢?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对新知识的掌握往往要调动已有经验和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处理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