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言论写作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言论章,并成为报刊的一个高质量的言论章,并成为了报刊的一个热点,言论写作中,选题是关键,选题贵在突破常规,有新意,在长期写作和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言论写作中的五种选题方式,希望能对初学言论写作的同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升新闻媒体宣传效果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传媒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传媒竞争中,如何提升国内传媒的公众影响力,提升中国传媒在国际新闻舆论环境中的"话语"地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查阅和研究了国内外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130余家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媒体的相关资料,对新时期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校报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校报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研 究其发展趋向,对完善管理、指导中国高校校报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在新 世纪初,中国高校校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真正摆脱"报"、"刊"不分的束缚,在提高 办报质量、普及网络版、办报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其它院校校报而言,地方院校校报因地方院校的地方性而独具特色,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读者对象、出版周期、编辑队伍、发行范围等方面。本文从分析这些特色入手,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地方院校校报的办报思路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地方院校校报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之更好地发挥出应有份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VB工具开发设计出对避雷针的防雷安全范围进行图形化显示的应用软件,实现了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程序化分析。该软件能完成单根和多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及高度的计算,使用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特别是在防雷工程的使用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汉以前,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经过了曲折的道路,新石器晚期江南的河姆渡文化十分先进,养蚕缫丝的手工业以及房屋建造等都已开始,并对黄河流域的文化有较大的影响。殷周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停滞下来。春秋时,江南的冶铜、铸剑、织丝等手工业又重新兴旺起来。到了秦汉时期,虽然北方的手工业生产发展比较迅速,但江南的手工业也仍在发展。秦汉时期,官府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巨大,除了秦在咸阳、汉在长安设有工室外,全国各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作品特有的物质载体,使其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与传统文学作品有显著差别.对纯正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微观研究可以发现,网络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具有明显的动态、楼态、场态和链态特征,这是传统文学作品所无法具备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传媒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报社所办网站称为“报纸网络版”,从词面上看,它是以报纸为主体,属于报纸范畴,从这种提法的背景看,它缘于报社办网站初期,传媒界相当一部分人对报纸和报纸网络版关系的模糊认识,即把报纸和“报纸网络版”混为一谈。报纸和“报纸网络版”在属性、特性、功能、表达方式、发行方式、传统方式、读对象、版面设置、受地域限制程度、管理机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两属于不同范畴;这种称谓也反映出传媒界对报社所办网站定位认识上的模糊性。将报社所办网站称为“报纸网络版”是不科学的,称为“报纸网站”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说学情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也已熟练,但是让他们用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新加入中国报业的高校校报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两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 ,出版周期过长 ,仅有约 2 %的校报为周报 ,约有 15%的校报为旬报 ,其它大部分为半月报、双旬报甚至月换。出版周期过长已成为影响校报发展的一大障碍 ,它与中国报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极不协调 ,也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刊而不是报。关于校报的定位问题 ,尽管校报界已形成共识 ,但外界仍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校报周期过长。如何缩短周期 ,使之真正成为“报”,是目前校报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无论那一家校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