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整套教育观念方式而言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它强调把学生看做教育的终端,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学生是获得教育的受体,更是自我教育的重要予体,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生产力,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最终通过学生自己才能最后完成。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释放学生的巨人能量,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性的有效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体育教学因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造成质量不高、学生不爱的局面.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父母们聚在一起 ,恐怕谈得最多的都是关于孩子们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为此父母的确付出许多 ,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今 ,最流行于父母孩子之间的话题便是“减负”。的确 ,孩子应当“减减负”了 ,“父母心”为孩子加上了各种负担 ,反而适得其反 ,这一现象是举不胜举的。为此政府为孩子们“出头” ,提出“减负” ,实令孩子们感激不尽。不过 ,据我发现 ,“减负”大多有名无实。孩子们在家中向父母提“减负” ,父母说“减负是学校的事 ,别人减负 ,你不减负 ,才能更有出息。”孩子们在学校向老师说“减负” ,老师说“减…  相似文献   
4.
辩论材料有两个人开车去野外探险,迷路了后来,天又下起了雪他们在雪野里摸索着前行,一个人看见前面出现了山影,说:"前面有山拦路,这条路可能走不通,还是换一条吧。"另一个人说:"没有走到山跟前,怎么就知道走不通了?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要有信心啊!"车到山前未必就有路还是谨慎点好"我还是相信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先走过去看看再说"两人争执起来。一个坚持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一个坚持说,车到山前未必有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也快速向城镇集中,农村劳动力减少,学生数量急剧下降,留下来学生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如何培养这些孩子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困惑和学习现状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27日上午,上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内,一名大三男生在操场上跑完1000米后突然倒地晕厥,虽紧急送医,但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事实上,类似极端案例时有发生,跑不动的悲剧引发人们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深深忧虑.有关部门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与1985年相比,2010年我国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学生体重过重或过瘦,近视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7.
锚杆静力压桩法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地基加固新技术,在老厂房或旧有建筑物改造,已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以及新建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结合工程实践,简述锚杆静压桩在新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垒 《科技风》2014,(18):46-47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氮氧化物主要是火电厂燃煤中排放。怎样才能够在节能减排领域中经济有效的降低燃烧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概述,并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对火电厂脱硝脱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案里对《宽容》序言中的守旧老人的态度是强烈的反感和谴责,认为他们是愚蠢、邪恶、冷酷的旧思想维护者。而我有我的理解,守旧老人处死漫游者的行为固然太过残忍,但他们对旧思想的维护恐惧也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新思想要推翻旧思想,它首先必须被人接受,只有当大部分人奉它为真理时,才能聚集足够的热情点燃革命之火。守旧老人遵从的神秘古书上的法律在一千年前也曾是新思想,它也曾是驱散了人们心头黑暗的光明之源,开辟无知山谷的先人们对它的感激和信仰绝不亚于逃离无知山谷的后人们最终对漫游者的感恩。当如此强烈的情感在守旧老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实施实验教学 ,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1 深挖教材增设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 :在浮力的教学中 ,《教学大纲》中要求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 (或气体 )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可用如下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1 1 取一个乒乓球 ,把它浸没在水中 ,松手后它上浮 ;1 2 取一个乒乓球 ,一个健力宝瓶 ,去掉瓶底 ,把瓶嘴削去一部分 ,使细端朝下 ,粗端朝上。把乒乓球放入两端开口的竖直健力宝瓶中 ,使乒乓球有一部分露出细端开口 ,但不掉下来。然后向瓶中注水 ,会观察到水从细端瓶口的乒乓球周围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