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5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学方法论入手,通过对惠州文化现象的分析,针对历史与现状,提出“儒道二元格局”及“西湖、罗浮山象征系列”等概念,对惠州文化品格及香港文化的惠州背景作了探讨。作者认为香港文化与惠州文化有很深的同源性,香港文化的最根本传统源于惠州西湖与罗浮山儒道传统品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 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  相似文献   
3.
唯视听是审美感官,似乎早已成为定论。如柏拉图、普洛丁、圣·托玛斯、黑格尔等人都把视听之外的感官排斥在人的审美大门之外;我国的李泽厚在《美感二重性与形象思维》一文中认为,视听以外的感官动物性因素很强,“难以形成审美感官”,蔡仪在《美感简论》中亦持类似见解。然而,本文所要提出的是:视听不是一个孤立的感官,假若把它们从其它感官中孤立出来,它们不是审美感官。从对客体的反映来看,审美是主体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照;从主体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建设学派以中性时间维度为命名向度的理论现实进行了 分析, 指出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表现为“消解”与“摧毁”, 同时亦表现为创造性的“抵抗”、“挽救”与“建设”。在如何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问题上, 本文认为 “更为全球化又更为民族化, 更为现代化又更为历史化”, 是我们既借鉴又捍卫文化话语权与 批判权的必然立场。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造继承传统文化,使之与源于西方文明的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研究传统文化继承的标准,分析“道本位”、“法本位”、“民本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企业化、法制化的整合见解,寻找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深层交合点,使之更好更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运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译自P·亨纳德编《什么叫批评》(印第安那大学1981年版)。M·李瑟林,美国当代文艺批评理论家。在李瑟林看来,所谓“批评”,实际就是“谈论”,批评沒有绝对标准,“公众意见的一致”构成批评真理的客观性;批评的任务是根据时尚的实际,为社会提供艺术氛围,以影响艺术进一步发展。本文对了解西方艺术批评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小清 《孩子天地》2017,(6):163-16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之于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实践表明,有效的问题情景能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以“生活实际”、“实践操作”及“游戏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浅就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手段发表了初步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灵魂取得外在定性并由外在定性向绝对理念过渡的一种意识活动。个体必然死亡的事实证明,“人化自然”必须从个体有限状态的绝望形式出发趋向无限精神,同时这也是艺术真实的根本标准。黑格尔“人化自然”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辩证法,同时也是他努力证明绵亘无穷的神性存在及其可能的根据,艺术的最终“真实”在于抛弃一切束缚,达到直观中的不朽与永生,这是黑格尔艺术泛神论思想真正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多少次我梦回童年,面前总是浮现着您的身影。十字路口有您的指点,成长史上有您的一页,智慧门前有您给的钥匙,成功是您的启蒙。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毕业了,分配在农村幼儿园。激动、兴奋、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使我不能平静。然而,  相似文献   
10.
鲁枢元曾在他的《创作心理研究》中对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作过独特而详细的研究,他指出作家的艺术心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组成:一是作家本人的经验;二是作家本人的动机需求;三是作家的政治信仰;四是作家的人格、情绪及文化素养。鲁枢元的分析大致说来是对的。不过,这里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以上各要素的分析只有在静态描述的理论中才成立,而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