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讨论曾存在以下5种观点:(1)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能力或经验;(2)教师实践智慧具有动态性,依赖于具体情境;(3)教师实践智慧具有缄默性,以难以言说的方式而存在;(4)教师实践智慧具有直觉性,通过反思或体验而获得;(5)教师实践智慧具有个人性,难以学习与传播。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并认可这些观点。但从循证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它们可能是分别针对教师实践智慧的概念、特征、存在方式、生成手段与传播可能性等存在的误解。混淆实践智慧与实践的界限、概念引入的逻辑倒挂以及教育学缺乏操作性定义的研究氛围等,是导致这些误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实践的观点看,人的心理可分为格物心理与践行心理。两者在功能、内容及具体特征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这导致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取向心理学的对立。但是,这两种心理又在实践基础上紧密联系,它们统一于主体的实践中。要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心理学理论的目的、来源、手段与检验标准,逐渐实现心理学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3.
循证治疗指的是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技能整合起来进行治疗的过程。它是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它的兴起,是心理治疗应对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及专业挑战的结果;它代表着当代心理治疗发展的最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理论心理学是以理论、思辨的方法研究心理学理论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按其外延由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元理论研究、实体理论研究、分支学科、心理学理论研究等不同的层次或领域.当前,由于国际理论心理学逐渐走弱、原创性不强及自我定位过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理论心理学正陷入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中国理论心理学应考虑到自身概念的层次性,在保持元理论研究传统的同时,拓展外延,改变职能,多做其他心理学科所忽略或不擅长做的“协调”工作,甘于担当推进心理学事业的“协作者”与“润滑剂”.自觉协助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当好沟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心理学与社会民众、国内心理学与国外心理学的桥梁,并在这些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拓展自己的实践领域与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把实践拒斥于研究视野之外,未能构筑出完整的人的形象,导致了自身发展的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可以以近代哲学的实践转向为理论基础,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方法论、理论框架及评价标准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换,从而实现心理学的实践转向。这一转向不仅提醒心理学研究者要注意实践这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也为中国心理学实现本土化乃至统一整个心理学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理论心理学主要包括元理论研究与实体理论研究两大部分,是指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等多种理论思维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文章澄清了有关理论心理学的3种常见误解,分实证主义时期与后经验主义时期两个阶段讨论了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阐述了理论心理学的4种主要功能:(1)协助实验心理学开展研究;(2)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及理论;(3)促进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理论交流;(4)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最后,文章针对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1)继续大力发展元理论研究;(2)缩短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距离;(3)促进心理学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课后服务的公益性包括普遍可获得性、普遍可负担性与普遍高质效性三个方面,对应解决“服务面窄”“服务价高”与“服务质差”的问题。公益性的彰显是课后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自身发展价值趋向的重要信息途径。发达国家课后服务的起源具有公共性与慈善性,政府主导政策制定与经费筹措,规模大且内容丰富,循证课后服务引领,公益性呈现多元样态。中国课后服务早年以“课后托管”的方式存在,受到资本追捧,近年来政府主动规划,将其视为“民生工程”,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公益性日益彰显,但尚存在多种理论观点分歧、服务量大但分配不均衡、经费投入差异较大及服务过程、结果缺乏评估等问题。将来,可参考课后服务的国际视域,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建构四位一体的普惠性课后服务体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普遍可获得性;确保经费足额投入,增强普遍可负担性;创新服务内容与方法,保障普遍高质效性。  相似文献   
8.
循证教育学理论及其实践——以美国有效教学策略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教育学理念起源于循证医学,属于当今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循证实践运动的一部分,主张教育必须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专业智慧与最佳、有效的经验证据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决策。文章首先阐述了循证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内涵,以美国有效教学策略网(WWC)为例,介绍了循证教育学的证据评价标准、实施步骤及结局评价,并于文后对循证教育学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说明”与“理解”代表着心理学中两条对立的方法论路线。文章分析了两者的含义及其对立的具体表现,认为两者的对立在心理学中经历了构造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经验描述与格式塔学派的现象学直观描述相对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演绎型说明与精神分析的符号性理解相对立、认知心理学的模型论说明与人本主义的移情、目的论理解相对立等三个发展阶段。指出说明与理解对立的根源在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传统及心理独特的矛盾性质,将来的心理学研究不能只择其一,而是要针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找寻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叶浩生  杨文登 《教育研究》2012,(6):103-111,149
桑代克在尝试教育心理学科学化的同时,背离了詹姆斯、杜威等教育心理学的祖父辈人物与教育亲和的思想传统,从对学校教育问题有真实兴趣转向了蔑视学校教育实践,造成了心理学家对教育的一种傲慢态度。同时,也在教育心理学内部形成了两种对抗的观点:一是视教育心理学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实验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二是视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情境中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教育心理学领域中这两种观点的分歧,究其本质,是两种科学观的对立,反映了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对立。新近在心理学、教育学中兴起的循证实践,在方法论层面为超越两种教育心理学的分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