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匆匆》(人教版第十二册)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珍带时间的感情。在学校开展的“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请语文教研组长上了这节示范课。  相似文献   
2.
杨红芝 《湖北教育》2009,(11):59-59
接手了一个新班。发现班里有个小男孩不爱说话,很是文静、内向。白白净净的脸,一双大大的眼睛,看上去感觉是个很聪慧的孩子,但他却不敢与别人对视。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时,他默默地站在一边。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他也是低着头,声音很小,扭扭捏捏。  相似文献   
3.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案例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参观,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去哪儿呢?快看!(播放课件,展现一片菜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说说,老师带你们去的是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4.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发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之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思想品质、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时期。而小学品德与社会则应当主动肩负其这个责任,通过教学渗透价值理念,从而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然而纵观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来讲不尽人意,"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普遍存在。基于此,本文以学生为本,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