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甘肃、湖南和江苏三省9所中等职业学校586名在校生的分析,表明不同学生群体的资助需求不同;政府提供的资助低于学生的资助需求;正确的资助信息和申请行为在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分布不均等;申请对资助的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生获各类型资助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学生,而家庭贫困程度对资助的获得无显著影响。此外,弱势群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生资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政府陆续与高校合作设立一批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深入广东、福建和江苏等多个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分析,通过三级编码提取出影响创新成效的核心因素:地方政府创新条件、母体高校创新条件、创新能力、院校合作及双重创新网络特征。通过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得到导致高创新成效的各种组态构型,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网络中心性、创新能力和院校合作是必要条件,各类典型构型均通过创新网络发挥影响作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使用路径分析方法对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院校专科学生能力的自我评价作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后者在职业和心理素质方面相对优势显著,而前者在公民素质方面自我评价较高。此外还发现,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和集体活动参与的积极与否对个人能力发展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个人能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费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中学生资助的主要因素,提出政府应该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全国性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同时区分竞争性的"奖优"资助和非竞争性的"扶贫"资助.  相似文献   
5.
“三限”政策对公立高中择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实证调查,认为仅依靠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目的的"三限"政策(即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时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原则)无助于解决公立高中择校问题。对个人择校行为的分析表明,"三限"政策只作用于低收入家庭,对其他社会群体没有影响。对三省高中收费和择校政策的分析显示,择校与高中财政性经费不足、限价与限量要求冲突、统一定价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不妥善解决这些矛盾,"三限"政策难以对学校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的组织变革。在宏观层面上,在全球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下,高职院校正从社会公共机构向企业转变,将就业能力作为新的使命。在微观层面上,在新使命的影响下,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教学方式、教师发展和内部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符合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也符合组织变革的冲击-反馈模式。一个潜在的后果是高职高专院校有可能退化为职前就业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高职毕业生内部就业优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预测和评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就业优势领域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多元经济计量模型预测出同一专业或行业毕业生的收入和就业率随着其他背景因素取值的不同而不同,预测更贴近毕业生实际的专业就业率和专业与行业的收入。该模型还显示在相同背景因素条件下,不同专业或行业预测值的排序与背景因素取值无关。比较计量方法和通常使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在专业与行业预测值的优势排序方面,两种方法的结论高度一致,事后预测结果则表明计量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的计量模型可以用来精细地预测特定群体的收入均值和就业率,甄选优势专业和行业。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与毕业生早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它们是影响求职和就业结果的关键大学行为。为了解这些关键大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尝试利用"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的本科生追踪调查数据来估计主观收入预期对大学生第一、第二和第三学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预期不仅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也会显著促进社会性投入,且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更大。从影响机制来看,收入预期既可以直接调整关键大学行为,又可以作为个人能力对大学投入作用的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点,但是协调机制的缺乏使得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企业特征、高职院校特征和区域特征对校企参与高成本合作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私营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与高职合作时间较长的企业均更多地参与高成本校企合作;示范性高职参与高成本合作的数量显著较少;处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的高校平均参与的高成本合作数量更多。这表明区域内的政府协调有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成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