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自治区成立50年来,我盟在旧中国文化教育的废墟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建立起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按规划分阶段全面实施。全盟现有小学2374所,初中253所,普通高中36所,基本形成了“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县县有高中”的基础教育格局。小学和中学校数分别比1947年增长2.8倍和126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98%、sl%和32%。50年中共输送培养各类大中专毕业生3.5万人。到1996年底,142个苏木、乡镇普及了初等…  相似文献   
2.
暮春时节了,行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偶一抬头,我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梧桐树已经开花了。生活在农村的我,从小就看到过梧桐树开花,可以说是年年看。对于梧桐花,实在是毫无感觉。因为“物以稀为贵”,而梧桐树在农村可是处处都有的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现代化城市脚步的加快。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据。因此,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也应当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城市建设中体现生态学观念的意义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就需要广大设计人员在实际过程中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原则,通过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满足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学观念与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民众茶园作为民众活动的中心场所普遍存在于城市和乡村,政府在其中推行民众教育和引导民众阅读,着力将其建构成“公共阅读空间”。本文以空间社会学中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性空间”的视角来审视民众茶园,民众茶园由政府主导建立,围绕民众阅读需求进行建设,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其物质空间。同时,在民众茶园物质空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茶园规章制度、阅读制度以及开展诸多阅读推广活动生产出了民众茶园的“公共阅读空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个性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决定的动态的过程,体现出连续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特征,而教育在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主导的作用。教育不仅根据社会所追求的目的引导和组织个性的发展,以某种形式组织和调节个体的生活和活动,而且根据教育原则创造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情境,以更好地揭示具体个性的可能性,创造表现个性积极性的条件,形成个性并引导个性。教师,以从事教育职业为目的,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职责不限于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以及发展他们的智慧能力,更负有促进并指导个性发展与身心健康的主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供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揭示个性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托福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词汇量的增加。本文探讨有效激发学生词汇学习兴趣的记忆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并运用所学的词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