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全面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一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野外教学基地”跨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质特征,总结了教学基地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的特点和沉积学教学的实际状况,综合分析了沉积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在教学中舍弃旧的教学内容,大量增加前沿性的新理论,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室内理论教学与野外沉积现象相结合,将本科生阶段的沉积岩石学、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生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沉积学原理等多门分支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沉积学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镜下观察,并对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不同包裹体组合特征和显微测温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产状内包裹体形成的先后关系,同时依据烃类包裹体特征可以分析储层的烃类组成、烃类充注史、古流体压力和古流体势。根据三塘湖盆地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组合类型以及与烃类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不同微裂隙内的包裹体按照其产状可分为两类:网状微裂隙内捕获的包裹体和单向微裂隙内捕获的包裹体。根据不同产状内的包裹体特征,分析得出它们是由不同流体来源在不同时期捕获的。根据古地温演化趋势图,通过测温数据推算三塘湖盆地务湖凹陷内大量烃类包裹体被捕获的时间在晚侏罗世,马朗凹陷内大量烃类包裹体被捕获的时间在晚白垩世。在计算包裹体流体势基础上做出古流体势图,显示各凹陷的北部较利于油气聚集,预测位于油气运聚路线上的马中构造带是有利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