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樱桃沟金矿床赋存于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的北东端,严格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脆性断裂控制。金矿体产于太古代的二云(或黑云)长英质超糜棱岩和白云母糜棱片岩内,并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具有矿体形态复杂,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多样,矿物成分和金的赋存状态简单,含金品位相对较高的特点。围岩蚀变表现为面型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根据控矿因素分析,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阶段、多期次的成矿作用,构造活动导致花岗质岩体侵入并形成变质热流体,萃取矿源层(太古宙变质岩)中的金元素,沿剪切带上升至韧性向脆性转变的深度位置上沉淀下来,并在韧性剪切作用过程的晚期形成金矿体。因此,大樱桃沟金矿床属太古宙绿岩建造中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