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弟子规》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学习《弟子规》有利于幼儿文化的积淀、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弟子规》教学不能局限于会背诵,要有节奏地诵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然而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幼儿只会背而不知其意的现象,致使《弟子规》成为一种机械化的方程式,而没有让幼儿真正了解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显著的提高。我们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弟子规》中的原意及故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表达,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只注重空讲大道理,忽略了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近几年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中,丧失理想、缺乏毅力、追求享受、追逐时髦、厌恶劳动、鄙视工农(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自私自利、不讲公德、怯懦畏缩、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幼儿具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要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并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讲道理并适当惩罚;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环境资源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教育改革,其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应废除"教师中心",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转变思想,引发学生的兴趣,意识到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十条学习原则.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教育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所以促进幼儿教育走向和谐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使幼儿教育走向和谐进程呢?首先家园和谐教育,其次幼儿园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再次师幼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