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核心。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可以通过其著名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予以概括和阐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有着丰富的理论蕴涵,相较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有着巨大的进步。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所确立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和哲学的人本学转向使其哲学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费尔巴哈毕竞没有彻底走出旧哲学的窠臼,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最终是由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欧光南 《培训与研究》2008,25(10):40-4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其唯物史观的确立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揭示与阐释交融在一起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内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前提、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人的本质的决定基础、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质、人的本质发展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上述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系统阐释又是建立在其对人的本质考察的动态生成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这个分析方法是关于人的本质认识问题的方法论革命,对人的本质认识从而整个人学理论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核心。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可以通过其著名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予以概括和阐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有着丰富的理论蕴涵,相较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有着巨大的进步。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所确立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和哲学的人本学转向使其哲学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费尔巴哈毕竟没有彻底走出旧哲学的窠臼,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最终是由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这一哲学思想,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考核制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一种构建物理化学实验量化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把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综合素质、实验报告、实验小论文等项目作为评价的内容。以过程评价表为依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量化"测量,从而建立一套多指标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量化评价体系。该量化评价体系的实施能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苯甲醇为原料,经过单酯化和异构化两步得到反丁烯二酸单苄酯,并考察异构温度、异构时间、异构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单苄酯最佳工艺条件为:顺丁烯二酸酐:苯甲醇为1.1: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90℃、时间为20min、异构温度为90℃、异构时间为2h、异构剂无水三氯化铝为0.7g(顺丁烯二酸酐9.2wt%),产率为65.5%.FT/IR和NMR袁征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单苄酯的结构与理论预测一致;生物学活性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细菌、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杀菌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新型抑菌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含义、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的论述,提出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程序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本质思想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其唯物史观的确立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揭示与阐释交融在一起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内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前提、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人的本质的决定基础、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质、人的本质发展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上述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系统阐释又是建立在其对人的本质考察的动态生成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这个分析方法是关于人的本质认识问题的方法论革命,对人的本质认识从而整个人学理论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关于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问题的方法论与指导方针。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所阐明的"六大任务"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六大着力抓手;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保障条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课程的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考核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尝试通过建立物理化学实验课外学习网站来合理分散实验教学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并改进实验条件和优化实验方案实现课程优化。严格规范实验要求,采用实验报告与小论文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思想力"原点"在当前大力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背景下,以问题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受到了各科教学的垂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传授教学相较,教师角色、行为与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氛围创设者、探究活动组织者、探究活动支持者和探究活动引导者,其中行为策略对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述、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