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殷国鹏  杨波 《科学学研究》2010,28(3):388-396
全球服务业转移与离岸外包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迫切需要提升离岸外包业务的承接能力,从而摆脱处于价值链底部的不利地位,并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并针对我国特定国情及离岸外包实践,作者以资源/能力理论为分析基础,建立了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能力模型及评估指标,并选择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实证结果初步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研究模型、能力结构及评估指标等,同时结合实证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承接能力现状、面临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导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决策流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絮森  李静  殷国鹏 《科研管理》2015,36(12):129-137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如何通过更好地协作来促进快速高效决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引入国际新兴的建导理论,采用"设计科学研究(Design Science Research)"这一新兴研究方法,针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设计了具体的建导式协作决策流程。通过选取国内的一个IT企业,综合使用实验案例和深度访谈法对该决策流程进行验证,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决策流程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高管团队做出决策,从而提高团队生产力,促进团队达成共识,并起到促进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殷国鹏  杨波 《软科学》2007,21(2):128-132
以IT组织结构、IT能力等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选择两家企业作为实地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它们的IS外包及IT组织变革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IS外包推动下的IT组织变革可以有效地促进业务与IT的融合,获取IT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殷国鹏  陈禹 《科研管理》2010,31(2):126-136
摘要:ERP在中国企业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成功应用却面临诸多挑战。ERP在组织活动中的吸收程度(Organizational Assimilation of ERP)是系统成功、乃至提高企业竞争绩效的关键环节。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及元结构化行为概念,作者将业务与IT之间的协调机制划分为正式、非正式及高层三种类型,分别探讨它们对于ERP在组织中吸收的不同影响及作用机理,从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结合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作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验证,并且为我国企业促进ERP成功应用提供更加切实的实践指导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采纳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采纳与接受在线评论信息(亦即在线评论有用性)的两类影响因素——评论本身特征、评论者要素,并结合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模型及研究假设。之后,以豆瓣网数据进行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论长度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为正相关关系,评论星级极端性与在线评论有用性则为负相关关系;评论者中心度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之间为倒U型关系,评论者历史发表数量、参加群组情况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之间关系未得到足够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吸收界定为IT技术在组织活动、业务流程中内化与融合程度,是研究企业利用IT技术投资获得商业价值这一因果关系链中的重要理论概念.本文以结构化理论中"结构-行为-结果"的分析思路,构建IT协调机制、知识整合活动与信息技术吸收之间关系模型,其中前两者分别对应了组织、个体层面因素.之后,运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等方法对于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层面因素-知识整合活动会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程度;在组织层面因素方面,高层正式IT协调、中层正式IT协调以知识整合活动为完全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中层非正式IT协调既以知识整合活动为部分中介变量,同时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此外,高层非正式IT协调对于信息技术吸收影响并未获得实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企业知识整合活动对信息系统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国鹏  陈禹 《科学学研究》2009,27(5):750-758
 企业信息系统必须与其业务活动紧密结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那么,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内化与吸收程度就是信息系统成功、乃至提高企业竞争绩效的关键环节。本文借助企业知识理论来分析组织层面复杂信息系统吸收的驱动因素,探索并归纳涉及到组织内外部的三类跨层次、跨职能的知识整合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组织制度环境,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吸收过程模型及相关研究假设。结合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作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理论模型,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切实的实践指导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U&G)理论的社会化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用户从哪些特定使用能够获得社会化满足,分析他们与SNS用户的访问频率、使用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把握SNS用户使用的激励因素与行为规律。作者选择本土领先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人人网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且对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旧关系维持、信息分享是SNS用户社会化满足的两个重要来源,并且激励用户经常、长时间地访问社会性网络服务;自我展现也是SNS用户社会化满足的重要来源,会促使用户经常性访问,但是并不会占有用户太多时间;新关系建立并不会导致用户社会化满足,也并非实际使用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